农谚冬天寒不寒单看八月二十三是什么意思

导读:农村老话“冬天寒不寒,单看八月二十三”,农谚有预兆,准确吗?

对于农历八月,民间是有很多的俗语老话描述的,相比较熟知的一句老话:男怕八月,女怕腊月。这句老话也是过去农耕时代的真实写照,过去的农村主要是以务农为主,为什么说男怕八月呢?这也源于农历的八月是秋收、秋种的季节,不仅要忙着收获庄稼,而且还要忙于秋播,所以在农历的八月几乎是没有休息时间的,作为农田的主要劳动力,男人自然是要担当起责任,所以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人劳累不堪,所以男人最怕的就是八月。

农谚冬天寒不寒单看八月二十三是什么意思

而女人则最怕过腊月,寒冬腊月是全年最为寒冷的季节,而且随着大年的临近,家里家外很多活都需要女人来做,洗洗涮涮过新年是必不可少的,在没有洗衣机的年代,洗涮衣物是要靠手搓。在寒风刺骨的季节,光是洗涮就会让人痛苦不堪,而且还要为过年打扫房间。置办年货所以腊月期间女人是最为劳累和忙碌的。这也就有了女人怕腊月的说法。现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农田机械化的进程加快,农田劳作相对过去而言,已经轻松了许多。

冬天的气温是不定的,有的年份会异常的寒凉,天寒地冻让人感觉吃不消,但也有的年份不仅不冷。反而是暖烘烘的,有的时候外出甚至不需要穿厚厚的棉衣,一点都不冷的冬天也叫暖冬。科学的说法暖冬主要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而寒冬则是由于拉尼娜现象形成的,农村民间也有很多的农谚,能够预测冬天究竟冷不冷,这些农谚是根据农历八月二十三的天气变化,提前预判今年冬天是不是寒冬,都有那些常见的俗语呢?

农谚冬天寒不寒单看八月二十三是什么意思

雷打八月二十三,数九寒天忘穿棉;

到了农历八月二十三已然进入了深秋的季节,天气开始逐渐变得秋高气爽,干燥的秋季兴起。打雷的现象逐渐消失,这个季节尤其是北方地区,虽然还会经常下雨,但打雷的天气出现得比较少了,八月二十三还出现打雷现象,也侧面说明了天气异常,农村有句老话:“八月打雷,遍地是贼”。这句老话说得这样的天气变化是极端异常的,会带来很糟糕的年景。秋雨会随着打雷连绵不断。

八月正是收获的季节,这个时间段农田已经不需要降雨,反而需要晴朗的天气才利于收获。晴朗的天气对于收获完毕的秋粮,也能够起到晾晒干燥颗粒归仓,所以这个季节持续的降雨对秋季收获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而且持续的降雨还会造成农田泥泞不堪无法进行秋播,对于秋季播种也会导致延迟,而且八月二十三出现打雷,通常冬天是一个暖冬,按照俗语所说,冬天不仅不冷而且不穿棉衣都行,可见这样的冬天是多么的暖和。

农谚冬天寒不寒单看八月二十三是什么意思

农村老话:“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还有“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该热不热,五谷不结”等农谚,都说明了冬天的时候就应该寒冷,而三伏天就应该特别的酷热,这样的天气才能带来庄稼丰产,如果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庄稼很难获得好的收成。过去农耕时代如果粮食得不到丰收,家里没有了余粮,自然就会做出一些不法行为,这也就被描述成了俗语:“八月打雷,遍地是贼”。

“八月二十三落,立冬见雪飘”;

八月二十三也被称为:“雨日”,这一天各地总爱出现下雨天,民间也有说法说这一天是刑天王爷千秋日,刑天原本是一个无名的巨人,因为和黄帝争神座,后来被黄帝在八月二十三这一天砍掉了脑袋,所以才叫刑天。“刑天”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天者,颠也;刑者,戮也。因为老天垂怜刑天也流下了眼泪,这眼泪就化作了雨水降落到凡间,这也就出现了每年八月二十三总爱下雨的现象。这种说法虽然只不过是民间传说,但八月二十三很爱下雨确实是存在的。

农谚冬天寒不寒单看八月二十三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八月二十三已然是深秋时节,这个季节秋雨绵绵带来的也是气温的降低,寒冷的气温也会随着降雨慢慢地走来,外出的时候衣物也开始一层层地叠加起来,所以八月二十三这一天如果出现降雨,也预示着今年冬天寒冷天气来的会比较的早,到了立冬的时候,就会出现雪花,立冬就能出现降雨,也侧面说明了今年的冬天将会很冷,是一个气温很低的寒冬。

路粘不路粘,单看八月二十三;

过去的农村道路没有硬化之前,都是土路,一遇到下雨天不但泥泞不堪,而且有的还是胶泥路,走起了特别的粘脚,一路下来越走鞋子越沉重,鞋底都是黏黏的胶泥。这样的道路让人行走不便。深秋的路粘不粘呢?要看八月二十三这一天是不是会下雨,根据农谚所说,如果八月二十三出现降雨,那么降雨会持续很久。天空就像是露了一个洞似得,隔三差五哩哩啦啦的下个不停。这样的雨天自然造成了道路泥泞特别粘粘。

道路因为下雨都变得粘粘的,也侧面的说明降雨量是很大的,这样的天气也预示着冬天来得会比较的早,而且气温也会较低。除了打雷下雨之外,农谚对于八月二十三这一天刮什么风也有描述。

农谚冬天寒不寒单看八月二十三是什么意思

“八月二十三北风吹,今冬雨雪见得多”;

熏风南来,东南方吹来的暖湿气流不仅会带来充沛的降雨,还会带来温暖的气候,而西北风则是寒凉的开端,深秋时节一场西北风吹过,气温就会下降好几度。一夜变天的现象屡屡发生,昨天还穿着短袖,隔天就要穿上厚重的衣物一点都不奇怪,所以说八月二十三这一天如果要是刮起来北风,那么今年冬天不仅很冷,而且雨雪也会颇多,是一个降雨充沛的寒冬。

农村的这些农谚尤其是关于天气方面的农谚,很多时候都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的,这也源于我国地大物博,天气的变化也会大不相同,但这些农谚依然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是值得借鉴和作为闲暇之余的谈资的。

原创文章,作者:节气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24jieqi/jieqizhishi/106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7日 下午12:21
下一篇 2022年11月7日 下午10:40

相关推荐

  • 霜降古诗关于霜降的古诗词及释义

    每到霜降,总会想起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尤其是在这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树与叶还在绵绵不断地…

    2022年10月25日
  • 立春怎么躲春?哪几个属相要躲?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这里的“立”是“开始”的意思,“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代表着寒冬已经结束,春天已经来了,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是春回大地…

    2023年2月3日
  • 日历小雪是小寒吗还是大寒呢?

    日历小雪是小寒吗还是大寒呢?答案是:都不是。 小雪和小寒、大寒一样,是24节气之一。 小雪节气的相关知识和风俗: 小雪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时间是公历11月22-23日。小雪顾名思义…

    2022年11月19日
  • 时节是什么意思,四时八节是指哪四时哪八节呢?

    所谓“时节”,是指季节,时令,时光,时候;节令,节律,节日。《管子·君臣下》:“故能饰大义,审时节,上以礼神明,下以义辅佐者,明君之道。” 秋分时节 实际上,时节一词,来源于我国农…

    2022年11月16日
  •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是什么意思?

    时间过得飞快,明天就到了冬至节气。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从冬至节气后便开始数九,所以冬至的到来,也意味着寒冷冬季的到来。在农村中关于冬至节气的俗语有…

    2022年12月21日
  • 立冬寒衣前必定是灾年是什么意思?

    01 民间有很多的俗语,它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的“土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老家我听到最多的一句就是“立冬寒衣前,必定是灾年”,这句俗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里面提到了两个重要…

    2022年10月26日
  • 二十四节气雨水古诗词大全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到“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节气,万物萌动,春天来…

    2023年2月19日
  • 霜降水痕收什么意思(霜降水痕收全诗)

    苏轼的仕途坎坷,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他早已习惯了动荡不安的岁月。1082年,苏轼被贬至黄州。这日恰逢佳节,郡中官员在涵辉楼设宴欢聚,苏轼也在其中。 借着微醺酒意,苏轼即兴写…

    2022年10月25日
  •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天吗(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吗)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天。 立冬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 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建始也,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获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立冬与立春、立夏…

    2022年10月31日
  • 冬至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又漂亮

    冬至是中国传统的24节气之一,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 冬至团圆,别忘记吃汤圆和饺子哦! 春去秋来,立夏冬至, 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 冬至快乐! 让幸福温暖冬季, 美好随冬而至,…

    2022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