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冬至又叫冬节、贺冬节,还有亚岁、肥冬、喜冬等称谓,是我国最早制定出的节气。据《左传》记载,现在保留下来的我国对冬至最早的观测记录,是在春秋时代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正月辛亥和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二月己丑。“至者,极也。”《恪遵宪度抄本》上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就使用圭表测量中午时分日影长度的变化。冬至是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夏至是日影最短的一天,所以在战国以前,冬至、夏至分别被称为日南至、日北至。

冬至不仅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四时八节”之一。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体现了这一节气的重要性。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冰嬉图》卷,清,金昆、程志道等绘,该图反映了清代宫内冬季冰嬉的习俗。 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在冬至休假七日

把冬至定为节日始自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淮南子·天文训》说:“冬至……阴气竭,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古人认为,冬至作为万物始成的重要节点,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历来受到朝廷和民众的重视。《汉书》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对冬至的重要性,《晋书》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魏晋南北朝时,冬至称“亚岁”。冬至日朝廷不仅要举行“贺冬”仪式,皇帝还要赐宴招待文武百官和万国使臣,接受群臣和各国使节敬酒祝寿,并且例行放假。《后汉书》里也说:“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就是说,冬至日除皇帝祭天和朝贺外,官府例行放假,流行相邀聚会和互贺的“贺冬”或称“拜冬”的礼俗。

唐朝规定,冬至日与元正日同样“休假七日”,官奴婢给予三日休假。《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载:“元正日、冬至日,右已上二大节,准令休假七日,前三后四日。”朝廷行拜贺礼后,皇帝多在大明宫的含元殿赐宴,朝野也流行冬至聚宴。

明代则在冬至“赐百官始仪貂裘帽”。《帝京景物略》载:“冬至节,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阳生补子蟒衣即“补子”上绣有表示“阳生”景象的官服。“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燕京岁时记》:“每年冬至月初一日,臣工之得貂裘者,均于日一体穿用,谓之‘翻褂子’。”

在中国众多的庆贺礼俗中,最高的祈祷仪式是天子举行的圜丘祀天礼。《礼记外传》曰:“王者冬至之日,祭昊天上帝於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中国古代礼仪分为吉礼、嘉礼、军礼、兵礼、凶礼等“五礼”和大祀、中祀、群祀三等。圜丘祀天属吉礼之首、五礼之首,以及大祀之首,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以显示帝王的“天子”身份,以及皇权至上、无比崇高的权势。早在汉武帝确定冬至为节日之前,已有周王在圜丘举行祭天祈福活动的记载,并为历代帝王所继承。

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天坛庙,是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北京天地坛,早期帝王在这里合祀天地。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下令在天地坛大祀殿之南建圜丘坛专以祭祀皇天,祈谷坛用于祈祷上天保佑五谷丰登。嘉靖十三年(1534年)二月,诏令定名南郊祭坛为“天坛”,这是天坛一名的首次出现。

清代沿用明制,“定每岁冬至日大祀天于圜丘”,冬至祭天成为清帝亲祭的首要大礼。据统计,从明朝永乐年间到1912年民国政府宣布废止“祭天”为止,天坛的祭天整整延续了490年,有22位皇帝举行过654次(含祈谷礼)之多,致使天坛祭祀礼仪发展到顶峰。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圜丘

宋人称冬至为“亚岁”

中国向为礼仪之邦,受冬至帝王祭天影响,民间也祭祖设家宴,向父母师长辈拜节。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载:“十一月,冬至之日,荐黍、羔,先荐玄冥于井,以及祖祢……其进酒尊长,及修刺谒贺君、师、耆老,如正旦(日)。”

日本僧人圆仁留学唐朝期间,在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有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冬至贺冬情况:“十一月二十七日,冬至之节。道俗各致礼贺。住俗者拜官,贺冬至节。见相公即道:‘晷运推移,日南长至。伏惟相公尊体万福。贵贱官品并百姓,皆相见拜贺。出家者相见拜贺,口叙冬至之辞,互相礼拜。’”宋人称冬至为“亚岁”,重视冬至一如唐人。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冬至的情况时说:“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遝(tà)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述:“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岁时杂记》载:“冬至既号亚岁,俗人遂以冬至前之夜为冬除。”冬至节的前一天被称之为冬除或除夜,外出的人要回家祭祖过冬节,全家老少齐聚吃团圆饭,与除夕一样也叫“添岁”。清初潘荣陛著《帝京岁时纪胜》写道:“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从现有史料来看,冬至吃馄饨的习俗起码在唐代已经形成。《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开成五年十一月廿六日冬至节“沙弥对僧,右膝着地,说贺节之词。吃粥时,行馄饨、果子。”敦煌文书《冬至相迎书》:“长至初启,三冬正中,嘉节膺期,聊堪展思。竟无珍异,祗待明公,空酒馄饨,幸垂访及。谨状。”空酒是谦语,意为薄酒。冬至请朋友赴宴吃馄饨,以贺佳节。

冬至吃馄饨的习俗在宋代已经非常普遍,宋陈元靓《岁时广记》称:“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故有冬至馄饨,年之萌始之说。”南宋临安城有钱人家冬至时所吃馄饨,品种可达上百味。《武林旧事》:“享先则以馄饨……贵家求奇,一器凡十馀色,谓之‘百味馄饨’。”

至于冬至吃馄饨的原因,《燕京岁时记》解释道:“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我国古代传说,天地未分之际,宇宙一片混沌。历经18000年孕育,终于出现了盘古氏,盘古用利斧开天辟地,又经过18000年,才形成日月星辰、锦绣大地。冬至之日为一年中阳气上升之始,在这一天吃馄饨,取天开于子,混沌初分的意思。所以人们以吃馄饨来象征打破混沌,开辟天地,据说这天吃馄饨可让人聪明。

“数九”寒尽迎春分

数九,用物候形象地反映数九中的气候变化情况,是冬至期间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又为极数,数九即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冬至过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便在“三九、四九”,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最后“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从冬至到春分,整整九十天的时间,正是寒极转暖、春回大地的过程。

“九九歌”的产生和流传由来已久,南北朝时期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里已经有“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的记载。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因此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九九歌”也有所不同。现在发现最早的“九九歌”,是后唐同光三年(925)前传入敦煌地区佚名的《咏九九诗》。

“九九消寒图”出现的年代比九九歌要晚,元杨允孚《滦京杂咏》:“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原注:“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大约元末在北京地区的闺阁中已流行画梅花的习俗。

到明清时,“九九消寒图”已经非常流行。《帝京景物略》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另一种消寒图,以清宣宗道光皇帝御制词“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二句,每字各九画,用双钩装潢成幅。日以“阴晴风雪”注之,自冬至始,日填一画,凡八十一日而毕事。

“九九消寒图”流传有许多不同版本,良莠不一。刘若愚曾在《酌中志》中批评司礼监印刷的“九九消寒”诗图“皆瞽词俚语之类,非词臣应制所作,又非御制,不知如何相传耳,久遵而不改。”

原创文章,作者:节气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24jieqi/jieqizhishi/218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21日 下午5:26
下一篇 2022年12月21日 下午5: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