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窗外,夕阳即将归山,雾霭氤氲,暮云叆叇,落日残辉透过云间的罅隙,照进窗内,落在脸上。
我轻抚墨迹未干的宣纸,向窗外微笑。我知道,我还在路上。
八年前初学书法,六年前初提毛笔,我看到笔尖划过纸面,留下一道绝美印迹。那惊呆的大眼细细盯着笔的一起一落、一按一提,场景历历在目,热爱刻骨铭心。
万事顺意,我的书法逐渐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直到两年前临摹一幅作品——《兰亭序》。当时我自以为是,以为提笔即是佳作。可不曾想,写出来的字与原帖相差甚远,再反复多遍,仍变化甚微。我收起所有骄傲,因为我意识到,这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
我开始仔细观察这一笔一画,真不愧是天下第一行书,不愧是王羲之。多次尝试无果后,我有点气馁。但转念一想,这点困难难道就要将我打倒吗?那大不了从单字开始嘛。我找出单个字放大后开始临摹,不曾想,刚开始就遇上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永”字。别小瞧这一个字,一字八笔蕴含着书法高级的八种笔法,古人将其总结为“永字八法”,我耐心品读每一法,尽力把每一个字都力争还原,握毛笔的三指已酸痛,手心渗出一滴滴汗,纸上落满“永”字,我终于找出一个神似的字,欣喜若狂,山峰已在身后。
后来,我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知道了王羲之曲水流觞、以诗会友的故事,也知道了文中许多形态各异的“之”字是王羲之所喜爱的鹅的化身。透过史料,我似乎体会到了当年他的豪放,字也慢慢向他靠拢。
练习一年多,这是最后一次成品展示,我要将一年多的心血倾注于纸上。《高山流水》的音乐响起,洁白的宣纸与纯净的墨汁在光下交相辉映。我抚顺笔尖,轻轻蘸墨,再次细观看了无数遍的帖,落笔、疾按、缓提,“永字八法”早已记牢,一个飘逸但庄重的“永”字跃然纸上。有了好的开头,下文便更加流畅。我渐入佳境,笔断意连,中通外直,皆在掌控,写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时,我耳边真似吹过一缕清风,吹入心田,沁人心脾,字也跟着灵动起来。我按自己的理解画出一只只姿态不同的鹅——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之”,或欲振翅,或仰颈向天,或激流勇进,这作品便有了我的风格,变得独一无二。
不觉太阳已快落山,三个小时转瞬即逝,我也落下了最后一笔。再盖上自己刻的章,纸上多了一抹靓丽的朱红,配着颇有羲之神韵的白纸黑字,一种自豪油然而生。
原来,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在幸运来临那天觉得当之无愧。至今,那字仍挂在书法班的中央进行展示。我知道,这幅作品不是一蹴而就,不是偶然突发,而是千锤百炼,细细雕琢出来的。这是我人生的一小步,却是书法路上的一大步。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我愿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在书法路上越行越远。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chuzhongzuowen/1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