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讲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是一盏明灯,照耀前方的路,指引着我们向前。
勤奋可以磨砺心志,铸就别样风采。宋濂求学:“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他为了求学,不远万里,去寻找名师,大雪没有熄灭他的热情,劲风没能动摇他的决心,皮肤冻裂了,又如何,“天道酬勤”,有付出才有回报,一切努力,让他最终成了学识渊博的翰林学士。
勤奋能够提升个人修养,令天资优良或是匮乏的人都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匡衡是西汉著名的学者,但他年幼时,家境贫困,为了不再活在他人屋檐之下,他去给别人劳作,只求能阅览主人家的经书。白日他挥汗如雨,夜晚他借着隔壁透过的灯光,熟读经书,终于摇身一变,从野鸡变成了凤凰;郎朗也是如此,多年以来,他一直被称为“中国琴童”,他精湛的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但有谁知道,没有勤奋,就没有郎朗的成就,郎朗的天赋其实并不出众,但他从三岁开始练琴,每天起码练三小时,终于,持续多年后,他化茧成蝶,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神话。
反观现代,有的学生坐拥良好的条件及出众的天赋,却终日不思进取、游手好闲,还自视甚高,实在是浪费。并且稍有一丝辛苦,便怨声连天,试问,这样的人有何出路?
勤奋,更可以锤炼技艺,令掌控之力更上一层楼。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是举世闻名的大书法家,他在接受了父母的教诲后,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练习,竟是练完了十八缸水!无数个日日夜夜,他废寝忘食,将整个身心都投入了进去,终于,书法大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正是他日复一日、不知疲倦的练习,练就了他不骄不躁、专心致志的品性。
那么,既然勤奋可以助我们进步,培养我们的心性,那么是否只要勤奋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假勤奋”的人,他们整日忙忙碌碌、计划满满,到头来却收获甚少。这是因为他们只在努力地去工作、学习,却忘记了思考,事倍功半,自然没有什么收获。更有甚者,受到挫折后满腔热血、指天画地发誓痛改前非,结果还没过几日,便被打回原形,这便是典型的“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由此,坚持勤奋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
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古人勤奋的精神如繁星在前方闪闪发光,指引人们前进。“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勤奋是我们致胜的魔杖,让我们点起勤奋之灯,一路向前!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chuzhongzuowen/16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