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周记400字《读书漫谈》

“百无一用是书生”,不知道是哪位祖先讲出的,或许在此人所处的时代这是一个事实,但放眼现代、未来,我们更应该信奉另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我是这么理解的:年轻时,读书学习知识是极品,其他次之,读好了书,学好了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从事所期待的事业。

不记得是谁了,一个青年偶像作家,我不太关心偶像一列,只是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了他的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说,比较实际地去讲,人学习到初二的知识就足以进入社会工作了,高中大学所学的繁杂知识在生活中很少能够派上用场。

一刚看到时,我也很赞同这个观点,甚至有了不想再读书的想法,后来再想想,觉得那种想法有点幼稚了。随着时日的积累,我发现自己过去看问题总是过于浅显。初中、甚至是高一,我看问题都是不求甚解,现在我觉得自己再逐渐去深入看问题。如果真的放弃高中、大学的学业,我认为在社会上是很难立足,很吃亏的。另外,读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知识一学就能立马实用,知识知识运用的基础,由浅及深。

的确,没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以在初中毕业就工作,重复着单调的每一天:挣钱、吃饭、睡觉……

人类的进步需要创新,而创新则需要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gaozhongzuowen/1211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6月6日 08:44
下一篇 2022年6月6日 08:50

相关推荐

  • 自信作文800字《有了自信,就都好了》

    看着柜子里的证书与奖牌,看着被我冷落了近一年的架子鼓,我不禁想起每次比赛前都会听到的那句话:有了自信,就都好了。 初次接触架子鼓,是在三年级的时候,前一年,我在少年宫上完绘画课,听…

    高中作文 2022年6月11日
  • 写人的作文800字《一个人,一种人生》

    获得诺贝尔奖后,莫言说:“我所从事的文学相对于科学来说是毫无意义的,而文学的意义就在于他的毫无意义。” 人经常会像思考文学的意义一样去思考人生的意义。 苏轼说:“自其变者而观之,则…

    高中作文 2022年10月18日
  • 爱祖国的作文600字高中生优秀(心系祖国,不负韶华)

    十七八岁正是风华正茂少年时,正是书生意气志比鲲鹏之际,面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作为千禧一代的我们,要心系祖国和人民,用充满活力的思维,铿锵有力的步伐,脚踏实地为个人及祖国创造更美…

    高中作文 2022年12月9日
  • 过年的作文600字3篇(高中优秀作文)

    高一寒假过年作文范文600字1 “噼里啪啦……”随着窗外的鞭炮声响起,这个不眠之夜开始了。 巨大的雷管响起,就像一个大力士,不,比大力士还要大。霎时,大地震动,一幢幢高楼也不由得一…

    高中作文 2022年11月24日
  • 仰望大树作文600字高考习作(仰望大树)

      每当我们抬头,静静地仰望大树的时候,为当我们在羡慕大树的伟岸,沉稳,茂密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想到,在他还是小树苗的时候,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才有了枝繁叶茂的今天。我们是否曾留意…

    高中作文 2023年5月15日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1000字优秀范文欣赏

    君子崇德,以仁为本。 在生活中的接人待物上,我们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得好,将会呈现一片祥和。最好的手段应该是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对方觉得是自然而然。 无论是…

    高中作文 2022年5月31日
  • 旧书作文800字《读旧书,提素养》

    枕边的这本《宋词三百首》称得上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旧书,可是,对我来说,这本旧书的魅力绝对不亚于任何新书。 诗词曲赋,独爱宋词。因为唐诗偏向于大气,汉赋侧重于堆砌,元曲倾向于惨淡,唯有…

    高中作文 2022年6月18日
  • 弱小的作文600字《生而弱者,天之诱我强也》

    “月盈则亏,月缺则盈”这是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世间万物,圆缺交替,阴阳转换,这才够成了炫丽多彩的世界。 我们的人生,是宇宙万物的一个缩影。圆则缺,缺则圆,悲生喜,喜生悲,阳光总在风雨…

    高中作文 2022年8月25日
  • 泰山游记作文800字(一览而众山小)

    “千峰争攒聚,万塑绝凌厉”,泰山东威沦海,西镇大河,以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傲立东方:“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因圣人而至尊五岳,有天下第一山美誉,是华夏民族象征。…

    高中作文 2022年5月24日
  • 秋雨的作文1000字范文(丝雨余秋,秋雨绵绵)

    今年的秋天,感觉与往年有着不同的韵味。但我仍痴心未改,一如既往地钟爱。 丝雨余秋,秋雨绵绵。秋雨有着别样的风韵,不像夏雨裹着风,夹着雷电,来得猛烈,去的洒脱。秋雨,总是悄无声息,在…

    2022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