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个黄昏与他邂逅,沿着青石巷,青砖碰撞的咚咚声仿佛诉说着一段悠长的岁月。竹林在晚风中掀起浪潮,于橙黄的夕阳下,美得如一块琥珀。
记得与这位裱褙老人相遇时,他正在调浆糊。他用苍老的双手在木盆里翻涌,加入面粉,倒入水,有力而不乏温柔的手便忙活起来。手臂的青筋似枯藤缠绕,脸颊的汗珠似玛瑙般剔透。我拿着自己儿时的第一幅画来装裱,想将这份童年的美好记忆永远珍藏起来。
岁月的齿轮不觉转过三载。我来装裱的次数也日益增加。竹叶在晚风的婆娑中“沙沙”脆响。老人手握刻刀,正在修复一幅古画。我被猛地拽回三年前那个场景:夕阳西下,老人正调着浆糊,一个孩童正仰头观望。
只是那时没有花鸟草虫在店门口的青石上玩耍,也没有飘渺的山水画灵动地挂在木墙上罢了。我望着这位裱褙人,他正端详着一幅工笔画:两只白鹭在水草旁嬉戏,一只翘首眺望,一只弯颈翱翔。
这幅画独有妙处,可惜原来的白色已黯然至极。也许他想守住这份美好,便用刻刀修复好褪色与断痕,提笔,沾染白粉,调匀,上色,古人的画瞬间焕发神采,画面依旧美妙。看来,再古老的画,一经裱褙匠的装潢镶饰,便会重现生机。我对此赞不绝口,这位裱褙匠,用刻刀与画笔拢聚起被岁月冲散的明丽,用精湛的技艺为古画注入活力,抚平岁月的棱角与裂纹,让一切都看起来那么美好。
而那份美好,是因为他的坚守,才得以修补。
裱褙技艺起源于晋朝,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时光的变迁中,历久弥新。这位裱褙匠,不仅是守住了一幅幅曾经美好的名画,还守住了这种传统的技艺,更守住了那份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
不久前,我再次走进青石巷,他依旧倚在木桌旁屏气凝神。一杯龙井,散发着清香,他望着茶叶沉沉浮浮,聚聚散散,心中不免生出些许慨叹。
竹林依旧在夕阳中摇曳,美得依旧如块琥珀。“敢捡残山取剩水”,这是裱褙匠的勇气与信念,这份美好,不会被岁月揭裱,而是被他——一位裱褙匠,用精湛的技艺与坚守的品质,封存心底,永不湮灭。
我为那些被抢修、被重现美好的古画们感到幸运,更为那些传承裱褙技艺的匠师们喝彩!正是他们的全心付出,才讓这份传统技艺不会湮灭,才让这些珍贵的画卷永远留存下来!
竹间露水依旧剔透,裱褙匠的小屋依旧古朴,心底那片风景依旧迷人,只因为那份坚守。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gaozhongzuowen/9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