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000字

《追风筝的人》:风筝是脆弱的美,但我们还是要追

我认识阿富汗是从《追风筝的人》开始的。

以前,我不了解阿富汗,也不想了解,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它就代表着荒凉、野蛮、战争、杀戮。但读了这部小说,从它沉着温暖、文采飞扬的语言里,从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里,我看到了一个别样的阿富汗:温馨闲适、重情重义、有信仰。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阿富汗人,后来遭受战乱,随父亲移居美国。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我会说出阿米尔的故事,然后书稿将会安放在储藏室的书架上”,他认为“全美国没有人会听一个阿富汗人的诉说”,后来在妻子的极力鼓励下,才于2003年6月在美国出版。没想到,这本书出版之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备受欢迎。多年来一直位列畅销书前列。2016年1月22日,卡勒德·胡赛尼位列2015“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外国作家榜前三名。

该书以第一人称,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阿米尔和哈桑展开,讲述了一个关于风筝、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的故事。它以什么样的魅力,一经问世,就备受追捧,而且经久不衰?特别小说中“风筝”这个意象,带给读者无穷的思考和遐想。经过几次研读之后,我对此有了更丰富的就理解。

一、 风筝象征纯洁的友情。

从这个意义讲,“追风筝的人”应该是哈桑。

他只是一个富家奴仆的儿子,跟少爷阿米尔同龄,是玩伴。他没有金钱地位,没有机会读书。但他勤劳勇敢、正直善良,有“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忠诚。别人学会说的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而他说的是“阿米尔”,他把阿米尔看成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心甘情愿地为阿米尔做任何事情。

每次阿米尔遇到危险,他都挺身而出。为了帮阿米尔取得老爷的爱,他不遗余力帮助阿米尔在风筝比赛中大获全胜。他是追风筝的高手,为了得到对阿米尔意义重大的那只蓝风筝,竟然遭受恶少阿塞夫的奇耻大辱,也默默忍受……

当身为少爷的阿米尔背叛了他,他知道但不说穿,一个人默默忍受,而且努力挽回友情。终于阿米尔承受不了良心的谴责,不惜栽赃陷害,为了阿米尔,他不揭穿,一个人默默承担。直至被赶出家门,生活艰难,有了妻儿,他还是从来说的都是阿米尔的好。

友情在哈桑心里就是在蓝天上翱翔的美丽的风筝,纯洁高贵,但他没想到,友情也像风筝一样,美丽而脆弱。哈桑为了追它,付出了全部的忠诚。现实生活中,在利益面前,朋友的背叛,甚至亲人的背叛,时有耳闻,想想哈桑对友情的忠诚,就会禁不住感动感慨。

贫穷的哈桑有一颗高贵的灵魂。

《追风筝的人》:风筝是脆弱的美,但我们还是要追

二、 风筝象征人类的良知

从这个意义讲,《追风筝的人》应该是阿米尔。

必须承认,阿米尔自私、狭隘、懦弱,他想得到父亲的爱,他嫉妒哈桑被父亲欣赏,面对为了成全自己,而忍受蹂躏的哈桑,他当了懦夫。而且不惜采取卑劣的手段逼走哈桑父子。哈桑在他眼里是什么呢?就像恶少对哈桑说的:“只是一只丑陋的宠物,一种他无聊的时候可以玩的东西,一种他发怒的时候可以踢开的东西。”

但哈米尔毕竟是良心未泯,他对哈桑的背叛终于变成此后挥之不去的梦魇。于是二十多年后,他应了父亲朋友拉辛汗的指引“这里有让你重新做好人的路”,然后不远万里,历尽艰辛,重回阿富汗,走上了灵魂救赎之路。

他一个人在战乱和贫瘠的阿富汗土地上颠簸。为了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跟恶少搏斗,几乎献出了生命;为了把索拉博带回美国,经历了无数的周折;回国之后,面对沉默古怪的索拉博,他想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不管多么艰难,他都不放弃。

在阿米尔心里,良知就像广阔蓝天之上的风筝,高贵而脆弱,但他却用生命在追逐。

拉辛汗说:“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不会痛苦”。阿米尔最终还是由懦夫变成有担当的男人。人难免要犯错,犯了错无视错,甚至不知错,那才是最大的悲哀。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追风筝的人》:风筝是脆弱的美,但我们还是要追

三、 风筝象征和平幸福的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讲,《追风筝的人》应该是阿富汗人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

战乱之前的阿富汗,温馨而闲适。有高高的房屋,有热闹的街道。有家人悠闲的聚会,有盛大的追风筝赛事。战争发生后,到处残垣断壁,满目疮痍。人民流离失所,饿狼遍野。一切美好的东西遭到了践踏。大学教授沦落为肮脏的的乞丐,稚嫩的孩子没有了欢乐的童年,人们像虫子一样,毫无尊严地匍匐在强权之下。

人们心目中安宁幸福的生活,像蓝天上飘摇的风筝,人们仰望和向往,但手中的线说断就断。但这只幸福和安宁的风筝,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都在憧憬和追逐。

我们曾经抱怨工作劳累,没有自由;抱怨生活平淡,缺少波澜;渴望这个,渴望那个,渴望不到,就情绪低落……看看战乱中的阿富汗,你才知道自己的美好和不易。

总之,风筝代表了美好的事物。但美好的事物也像风筝一样脆弱,好好珍惜,努力追逐。就像小说的结尾说的: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

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我追。

……

《追风筝的人》:风筝是脆弱的美,但我们还是要追

原创文章,作者:妙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297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8日 09:20
下一篇 2021年12月8日 09:38

相关推荐

  • 入党心路历程(入党离不开组织的精心培养)

    香港回归祖国那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知不觉已25年了。回想我的入党历程,永远绕不开父亲。 父亲只有高小文化,但他很能干,性格开朗、活泼向上。那年,生产大队来了一名公社的驻…

    体裁作文 2023年3月2日
  • 读《西游记》有感(信念照亮我们的人生)

    孙悟空,其实早已死在了西天取经的途中!看《西游记》第五十七回,说是“六耳猕猴”化作孙悟空的摸样,伤了唐僧,后又和孙悟空大打出手…… 这位假孙悟空,实力不用多说了吧,和真孙悟空一般无…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3日
  •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夜空中最亮的星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超有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教育电影,值得一看。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感触良多。 《地球上的星星》的主人公星一位8、9岁的小男孩,他叫伊夏。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调皮的、捣蛋…

    体裁作文 2023年1月9日
  • 教育的重要性(谨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最近和朋友聊天,聊到教育问题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不优秀,父母的财富很大意义上不能真正传承给后代。你再有钱,不用多,一把P2P就把你洗刷干净!” 很多人有钱了,就以为大功告成了,对…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20日
  • 学生如何改变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同学们应该明白,能改变自己的不是家长的督促,也不是老师的教鞭,而是你自己主动迈开的步伐,幸福生活是自己奋斗出来的,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我们都知道,现在社会就业…

    2022年3月25日
  • 麦克白读后感(野心与良知的黑色寓言)

    《麦克白》(1606)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心理描写的佳作。全剧弥漫着一种阴郁可怕的气氛。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

    2023年2月1日
  • 愤怒的香蕉小说隐杀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有的书,也许我们看过了就再也不会想起它; 有的书,却成为记忆深处的印痕永不磨灭; 每个人都曾经年少,都曾经意气风发;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都有那个时代的甜蜜和温馨; 那个时代…

    2021年12月7日
  • 百万英镑读后感500字,读《百万英镑》有感

    读了《百万英镑》这本书,我懂得了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这钱却会让许多人对有钱人点头哈腰,他们为了这张英镑,拼命地拉拢故事的主人公——亨利·亚当斯,为了这张英镑,从对亨利傲慢无礼一下子…

    2022年12月26日
  • 邮差弗雷德读后感,成就他人,亦成就自己

    公司为了让每位员工不断认识自我以及提升个人能力,特地组织大家学习一本很有意义的书——《邮差弗雷德》,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读过这本书后,邮差弗雷德对工作的热情以及那份认真负责的…

    2023年2月2日
  • 红色电影《神勇投弹手》观后感300字左右作文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位高大威猛的男人,叫陈傻子。他刚进军营时,班长和战友们都很讨厌他,连长只好让他换班。但他始终任劳任怨,老老实实给大伙做饭,抢着干力气活。   在一次和敌人的激烈…

    体裁作文 2022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