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童话不是只给孩子看的

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由蒂姆·波顿执导的奇幻片,这是一部充满了童趣的电影,讲述了名叫威利·旺卡的人拥有世界上最大巧克力工厂,工厂里面没有工人却每天能生产出最好的巧克力并送到世界各地,迫于工厂继承的考虑他邀请了世界上幸运的五个孩子参观他的巧克力工厂,并对参观的获胜者赠予一份奖品,因此五个家庭带着孩子一起参观已经十五年无人进出但充满诱惑的旺卡巧克力工厂,为夺得终极大奖而在五个孩子身上发生的神秘探险故事。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童话不是只给孩子看的

作为一部极具有想象力的奇幻电影,在“视听奇观”的制作上导演以其最擅长的制作手段将观众集中在情节与特效上,整部影片为观众构建了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艺术的想象与电影手段的结合,让影片在叙事层面上有了更深层次的表现意图。“这是导演蒂姆·波顿第一部拍给儿童看的电影,但是让他放弃其黑色荒诞感就像让他放弃他的姓氏一样不可能。”影片与蒂姆·波顿导演其他奇幻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小飞象》相似的是,他给成年人创造了具有深度寓意的童话故事,在展现令人惊奇的审美效果的同时也是对人性的披露和对家庭关系的展望。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童话不是只给孩子看的

影片中的巧克力工厂亦或是最终大奖作为特殊符号代表了欲望和利诱。在如期参观巧克力工厂的过程中四个孩子因为贪念、任性和自大而被一个个地淘汰掉,巧克力工厂里每一件事物都是导演用出奇荒诞的形式所创造的物品,如巧克力河流、糖果草地、软糖山等这些在影片中让孩子们充满好奇心与贪念心理的事物也给成人世界留下了值得思考的空间。四个“任性”孩子的身上代表了四种不同人性的卑劣,深挖到背后是一个家庭所影响下的结果,孩子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原生家庭的产物,在巧克力工厂那个充满诱惑的天堂里,家长的愚昧观念与教育弊端造就了被淘汰的结果。导演以黑色荒诞元素、直白易懂的电影情节传递了善恶的真谛,即便是金钱可以买来参观巧克力工厂的入场券,但却买不来糖果真正意义上给人带来的快乐和美味。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童话不是只给孩子看的

相比之下,物质生活不尽如意的查理一家给了查理最强大的精神财富,家庭的温暖和爱促成了查理正确的成长道路,也是让人性在美好中发扬的最好体现。在参观巧克力工厂时别人对威利千奇百怪的发明和他的想法表示猜忌与不解,但查理却能在工厂里面找到一些独特的见解。其实,通往这座梦想天堂的关键是拥有一颗和查理一样谦虚体谅的心,这也是美好人性的关键。“孩子就是巧克力,父母就是工厂”这句话很大程度上诠释着父母三观对孩子的影响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电影《教父》中有句话:“没有什么比家人更重要了”,的确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家长需要亲身示范和指导,让孩子指导并体会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爱护,与之相对应的人性中的贪婪、骄傲自大也需要让孩子知道其所会带来的后果是需要自己承担的。蒂姆·波顿将人性与家庭因素在童话的世界中融入并搬上大银幕中,原来,童话故事真的不是只留给孩子看的。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童话不是只给孩子看的

电影中除了有五个不同家庭对孩子造就的影响外,威利·旺卡与父亲之间关系的设定与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影片中威利的父亲是个对孩子有极高限制性的牙医,从小在父亲的严厉管控下不能享受任何美味糖果因此却促成了威利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工厂,而对应的,福柯的父亲是个内科医生,福柯原名是保罗·米歇尔·福柯,但从小也因为与父亲之间僵硬的亲子关系将名字中的保罗去掉了。在影片当中,威利的父亲将儿子当成是“证明自己是优秀牙医”的实验品,他从未将儿子当成是一个有需求有渴望的个体来看待。对威利而言,他以自己的力量对四个极度贪图、任性的孩子实施对应的惩罚。而福柯的著作《规训与权力》一书中权利的深层结构及由此而来的监禁、惩戒过程也在威利父亲对威利的控制以及威利在巧克力工厂中对四个孩子的惩罚得到对应的印证。电影通过影像手段将欲望幻化成糖衣炮弹,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童话世界对于孩子和成人来说都是具有反思意义的。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童话不是只给孩子看的

旺卡巧克力工厂和查理家为观众展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对于影片而言,技术的投入为影片建构了让所有孩子梦寐以求的巧克力工厂中的童话世界,这也是作为奇幻片最需要在视觉层面抓住观众眼球的关键。这里所有事物在孩子眼中都是干净美好的存在,是孩子在心中加工着色后的纯粹世界,在某种意义上也促成了影片的奇幻色彩。但回归到故事本身,这些画面只能存在于孩子的想象当中而在现实中却是荒谬的,工厂中巧克力的生产模式以科技的作为基点但却又出现“反科学”的生产形式。如通过“抽打”奶牛进行奶油处理、利用电视进行巧克力传送,影片将这种对科技的思辨以一种荒诞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显然是对科学主义两面性的反思过程。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童话不是只给孩子看的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是一部寓教于乐的奇幻电影,它将善良、谦逊、家庭的爱和与之对应的人性的丑恶,以简单而又具有带有趣味性的方式将道理传递给孩子,同时也是一部值得成人寻味与思考的童话电影。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154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20日 15:19
下一篇 2022年12月20日 15:22

相关推荐

  • 《小蘑菇》读后感(背弃我的信念去爱你)

    当一只蘑菇丢了他的孢子,会怎么样呢?安折的答案是:找到它。 今天要讲述的是晋江文学城一十四洲原著《小蘑菇》。 百年过后,南北磁极紊乱,宇宙太阳风暴冲击地球表面,地球异变加剧,人类不…

    2023年2月3日
  • 高山清渠观后感(一部高扬英雄主义的作品)

    通过观看《高山清渠》,它主要讲述了原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村支书黄大发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黄大发一身正气,不畏艰难,敢于直面问题和矛盾,冲破村民长期以来在思想上被封建反动势力的…

    体裁作文 2023年1月10日
  • 幼儿园家长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幼儿家长的体会)

    众所周知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制度核心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合法拥有户籍的公民均有权利接受为期9年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涵盖小学和初级中学两个阶段,完成学习后,受教育人基本上…

    2023年2月20日
  • 可可西里观后感(是天堂还是地狱)

    可可西里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藏区的藏羚羊遭到肆意屠杀的问题。人们虐杀藏羚羊获得藏羚羊绒以牟取暴利,屠杀四起,藏羚羊从原来的几百万只,锐减至不到一万只,濒临着灭绝的…

    体裁作文 2023年1月11日
  • 歌剧江姐观后感(有看头、有嚼头、有品头)

    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的歌剧《江姐》改编自小说《红岩》,取材于共产党员江竹筠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的真实历史故事,塑造了对党无限忠诚的江姐的光辉形象,展示了红岩先烈以铮铮铁…

    体裁作文 2023年1月14日
  • 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成功的一届奥运会)

    2022年2月20日晚上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央视一套直播观看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张艺谋导演团队利用红色与蓝色这两种主色调把属于中国人的浪…

    体裁作文 2023年1月16日
  • 苏东坡传读后感(人生若觉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面对官场,他选择守正不阿;面对贬谪,他选择苦中作乐;面对苦难,他选择豪放旷达;而面对人生,他选择了“一蓑烟雨任平生”。正如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写道:“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体裁作文 2023年1月30日
  • 党员一对一谈心谈话记录10篇范文大全

    党员谈心谈话记录内容一对一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下是小编…

    体裁作文 2022年11月17日
  • 楚门的世界影评(走不出去的是大部分人)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 《楚门的世界》是派拉蒙影视公司于1998年拍摄的一部电影。历经二十多年,《楚门的世界》仍是观众心中最经典的电影之一。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影…

    2023年2月16日
  • 爱的文章(爱是生命的升华)

    爱是一种逃避开世间的一切琐碎、无聊、丑陋、平庸的办法。当人爱的时候,生命得到了升华。 人生在世,万千情愫,唯有爱是最宝贵的。 爱是一种浓烈的情愫。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刻,大多数场合,人…

    2024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