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辛亥革命》后的两个小时后,我坐在椅子上去想,关于这部电影我到底记住了什么。是炮火硝烟,血肉横飞。还是袁世凯的精明盘算,隆裕太后的颓废绝望。想了一会,我觉得我记得最深刻的。其实是在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林觉明和张鸣岐的几句对话罢了。
“张鸣岐,你为什么在暗处。你到底怕什么。”
“我怕什么?”
“你怕我年轻,我选择了死,可我依然年轻。你虽然苟活,可你已经老了。”
这几句话是说给谁听的,是张鸣岐吗,是也不是。他说的是给封建清王朝听的。说的是给那些依然思想落后,护着大辫子,还是要守着皇权,甚至要当皇帝的人听的。
你为什么躲在暗处?秋瑾就义,坦坦荡荡。 “我此番赴死,是为了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所谓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暖宁静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痹,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我此番赴死,是为了革命,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在这一刻喜极而涕。”
而那些杀秋瑾而恐吓起义者的统治者们,你们为什么躲在暗处,是怕了吗。怕那就义如此之坦荡,如此之热烈。怕那些起义者们,他们是如此的年轻,如此之刚毅。他们站在日光之下望着你们,你们在暗处躲藏,像水沟的的老鼠,见不得光,见不得正义。
隆裕太后
你为什么躲在暗处?隆裕太后是清政府的实际掌权者。在影片中,隆裕太后华丽贵美,宫女相围试衣,背后却是当今权臣议事。把朝政当儿戏。无远见,无作为,国家危机,只想保身。你也悲凉,你亲口宣布清王朝的灭亡。你说这堂堂两百多年的爱新觉罗氏统治怎么会结束。因为你躲在暗处,你不敢见光,你身为百姓的母,却从不考虑子民生死祸患。你不敢出声,你不敢与列强抗争,你丧权辱国。你虽苟活,可你已经老了。你的妆容再华美,你的衣裙再贵气,也掩盖不了你思想的腐臭与罪恶。
袁世凯
你为什么躲在暗处?袁老河边钓鱼,他的儿子袁克定笑着跑来说道:“父亲,你终于要出山了。”袁世凯随即说道:”你就是沉不住气。在这部影片中,我觉得袁世凯这个角色塑造的十分不错。他周游于各方势力,既想权倾天下,又怕兔死狐烹。他谨慎且狡猾,世故且真实。他是个完完全全的政治家,太过明白,也太有野心。他在不同场合有不同面具。在隆裕面前,他是个奴才,但这个这个奴才也太过狡猾,他要军饷,便会装可怜,拿战事相逼 。在势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这个奴才,又敢在隆裕太后面前讲国王被推上断头台的故事,他和溥仪的几次眼神的交汇也是意味深长。
他似乎不需要那么忠贞。在那些满族大臣要变卖家当,救这个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时,他只会想到如何自己获利。在饭桌酒席上,他真的是老练的说客,拉拢人心的确有一手。在剪辫子时,他又是如此明明白白地知道当今世人想看见什么。完全没有清末男人剪辫子时的 痛苦。从有辫子到没辫子,不过是他身份的转换,不过是他利益需求。你为什么躲在暗处,你表面上维护共和,私底却迷恋权利。你嘲讽孙中山的无私,你觉得一个人怎么会不为自己谋求私利。你的思想依然腐朽,你依然是封建的残余。在暗处不会善终。
不敢在暗处。剧中黄兴为起义而生,为起义而伤。他永远在前线,不敢后退,他在战火中获得爱情,他在战火中定居。他是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帮手。生而坦荡,生而热烈。他是革命军最尖锐的茅,他是革命军战事的定心针。
黄兴
不敢在暗处。孙中山先生之前是一个医生,作为一个医生,他在乱世也是得以安康,得以口碑。但他不会忍受自己站在百姓的后面,他不要躲在暗处。他一直远程指挥着革命,为四国银行借款的事情奔波不停。在听闻国内革命胜利时,他毅然从国外回到国内。他一生都在为革命奔波,他在死前依然心系革命,”革命尚未结束,同志们仍需努力。
忆及辛亥革命,忆及那峥嵘的岁月。看到那些烈士的壮烈牺牲,得知当今生活之不易,生活应倍感珍惜,应饱含感恩。我们不敢躲在暗处,我们也不能躲在暗处,我们要学习当今最先进的思想,做最先进的青年。这样才能不愧英烈。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3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