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焦裕禄》于2021年11月1日重返电影院。提起焦裕禄大家都知道,他同兰考县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带领百姓走向了新生活。这部由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版《焦裕禄》上映于1990年,2021年重返电影院后,我也重温了这部电影,重新感受了焦裕禄在兰考抗风沙的艰苦奋斗历程,也再一次被他的精神鼓舞。
观影时,我的思绪常常被影片中焦裕禄下基层、访民情、赈灾救济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种梧桐、带病坚持工作等感人的画面所感动,时而热血澎湃,时而热泪盈眶。
影片中,焦裕禄前往兰考县委报到时,衣着简朴,轻车简从。他一路步行,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和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情景时,众人被深深震撼;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之际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被病魔折磨的十分脆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他一家人尚未温饱的情况下,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
为锁住肆虐兰考的风沙,他忍着病痛的折磨在已经不能骑自行车的情况下,带领通讯员,一路推着自行车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疼痛让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没有退缩,忍痛坚持工作;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当地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时,他亲自到苗圃了解情况,部署植树防沙工程,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株泡桐;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学生要离开兰考返城时,他抓起一把兰考的泥土,忍着疼痛,跌跌撞撞跑到火车站为他送行,没有责怪和批评,只是交代大学生回城后不要忘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把兰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验分析,为改变兰考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夏季水患,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对灾情一筹莫展、垂头丧气时,他一句一句的肺腑之言,激起了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那一幕是:家中仅剩一点钱了,妻子原本答应给孩子做一顿红烧肉吃,可焦裕禄却说把钱送给了别人,不能买肉了。吃晚饭时,小儿子哭闹着把玉米窝头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地告诉孩子有窝头吃就很不错了,多少人还在忍饥挨饿连窝头都吃不上,一番语重心长的教诲让孩子明白了粮食的珍贵,含泪抽泣着答应再也不扔粮食了。在焦裕禄患病晚期不得不住院时,小儿子来到他的床前,抽噎着说:“爸,我再也不吃红烧肉了,我只要爸爸,呜……”看着孩子那瘦弱单薄的身子,焦裕禄的心里一阵酸楚,他慈爱地抚摩着儿子的头:“唉,傻孩子……”几个简单的字,道出了他内心的无奈和对孩子的怜爱,这是一个对孩子有愧疚的父亲心底的叹息。看到这里,我不禁再次潸然泪下。
焦裕禄这个名字,体现了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他向每一个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一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焦裕禄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只有时时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焦裕禄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品质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一座坚不可摧的精神丰碑。
焦裕禄忘我地工作,让他的病情不断恶化,去世前他留下遗愿:“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在他生命终止的那一刻,他还想着党交给他的任务没有完成,遗憾兰考的灾情没有彻底解决。他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他的枕边,让他一直闻着麦香离去。这就是一位刚强的共产党员临终前的遗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遗愿都融入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给世人悲壮的一幕。
1965年,42岁的焦裕禄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的家人,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兰考县和那里的人民。
焦裕禄下葬那一天,兰考的人们把白布挂在树枝上,沿街挤满了为他送行的老百姓,人们都披麻戴孝,像送别亲人一样一路为他送行。在兰考县工作的475天里,焦裕禄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和爱戴。在他的葬礼上,上万群众悲痛地哭喊道:“不要埋焦书记。”
如今,焦裕禄离开我们已经57年了,但他却依然鲜活生动,永葆青春,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灵中、血脉中。他的事迹和以他名字命名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感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4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