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直接领导建立抗日武装、早期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共中央领导人罗登贤;中共第一位直接组织武装进行抗日的将领、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抗日第一枪”的将领张甲洲;在冰天雪地中与敌周旋,战至最后一人仍旧宁死不屈的英雄杨靖宇;纵横驰骋、神出鬼没,对党忠贞不渝的英雄赵尚志;文武双全的西征先锋,永远冲在最前方的猛将李兆麟;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之一、率东北抗联坚持抗战到底的英雄周保中。
“当别人问刘向书为什么不再婚时,她给出的答案直截了当:我再也没有见过比张甲洲更好的人了。”身为张甲洲妻子的刘向书在回忆中对丈夫的无限怀念,令人为之落泪。因为信仰,他们拥有以身许国的勇气和力量,因为信仰,他们的爱情何其壮烈。如此动人的情节,来自于7月8日-7月10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卫视频道晚间21:25分每天二集播出的六集历史文献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魂》。除了聚焦于英雄人物的种种细节,该片更是将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关东军展开的那段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不屈抗争,以一种荡气回肠的方式重现于大众的视野当中。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重大的历史节点上,根据教育部领导的指示精神,中国教育电视台策划制作了国内首部集中反映东北抗联主要领导人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魂》,以罗登贤、张甲洲、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中国共产党人鲜为人知的英雄事迹为切入点,详细记录了他们在东北这片热土做出过的卓绝贡献与牺牲精神,以此方式为英雄人物树立起值得怀念与铭记的一座座丰碑,更因作品自带的独家性与权威性,在推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同时,也写下了一部堪称独树一帜的党史影像教科书。
礼赞东北抗联先驱,填补东北抗联主要领导人的历史影像空白
想要拍好一部献礼建党百年的主题纪录片,不仅要求其具备鲜明的创作主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更要讲好讲透中国革命抗争史,使其真正成为有助于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营养剂。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晚,中共中央派驻东北的巡视员罗登贤,签发了一份由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部长赵毅敏起草的《九一九宣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发出的第一篇抗日檄文。在此后的14年中,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与几十万日军关东军展开艰苦卓绝、拼死卫国的一次次苦斗,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发出的第一篇抗日檄文:九一九宣言
英雄的壮举不该被后人遗忘,但大量历史资料的无规则散落,确实导致对东北抗联抗战的这段历史许多细节并不为更多人所熟知,甚至对其前后因由和曾经经历的真实遭遇缺乏起码的了解。正是基于这一客观现实,《白山黑水铸英魂》在创作伊始就有意识地要捡拾这些历史碎片,修复历史散落的一个个册页,引领观众翻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这一壮烈史诗中最惨烈、也最令人动容的篇章。
如果说以往反映东北抗联的电视作品多以历史进程为主线,那么《白山黑水铸英魂》在内容选择和表现角度上则是真正实现了大胆的突破。它以六位东北抗联主要领导人为圆心进行切片拓展,在对人物、历史背景的鲜活讲述中将宏观历史与微观细节进行有机融合,最终汇聚成一段波澜壮阔的厚重历史。该片体现了学术界关于东北抗联的最新观点和结论,以纪传体影像史的方式面向广大观众,首次成规模展示了罗登贤、张甲洲、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六位东北抗联主要领导人的英雄事迹,也实现了英雄人物、历史遗迹、军事文稿、报刊新闻和生活剪影等多维度印记。
著名作家萨苏先生担任总撰稿
为了最大限度地尊重史实,这部由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片创作领导组批准立项的重大文献电视片,邀请了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东北抗联史的著名作家萨苏先生担任总撰稿,对这些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原型人物进行逐一复原,从而为观众树立起一个个生动而饱满的东北抗联英雄形象:第一位直接领导建立抗日武装、早期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共中央领导人罗登贤;中共第一位直接组织武装进行抗日的将领、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抗日第一枪”的将领张甲洲;在冰天雪地中与敌周旋,战至最后一人仍旧宁死不屈的英雄杨靖宇;纵横驰骋、神出鬼没,对党忠贞不渝的英雄赵尚志;文武双全的西征先锋,永远冲在最前方的猛将李兆麟;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之一、率东北抗联坚持抗战到底的英雄周保中。
在这部具有高度思想性、理论性、艺术性的作品中,除了为人熟知的杨靖宇、赵尚志,制作团队还开创性地将罗登贤、张甲洲、李兆麟、周保中这四位以往鲜见于文艺作品中的东北抗联主要领导人搬上了荧屏,引领观众走进其内心世界,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独有的铁骨与初心,在传承其革命精神的同时,更是通过对罗登贤、张甲洲等人的历史功勋的深入挖掘,深入梳理了中共中央在引领东北红色武装革命过程中建立、领导、指导、战斗直至胜利的整个路径,一方面填补了东北抗联主要领导人的历史影像空白,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留下了宝贵的影像志。
首度揭秘珍贵档案史料,完成有生活温度和情感浓度的细节抓取
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从这一角度来看,《白山黑水铸英魂》正像是一本关于东北抗联的“家庭档案相册”。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该片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更加强调多个证据的寻找、探访、比对,不仅具备文献档案式的历史意义,也有着家庭相册般的可触感和真实感,翻开的全是一幅幅带有生活温度和情感浓度的历史画面。
本着对先烈的敬重和对历史的尊重,摄制组在拍摄之初就提出了“见人、见事、见物”的创作理念。在长达一年多的创作周期内,制作团队走遍了与东北抗联有关的众多红色遗址、旧址及纪念设施,深入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拍摄革命者的故居、纪念馆,还专程拜访了相关的历史专家、研究员、亲历者以及英雄先烈们的亲属和后人,通过实地走访与口述历史等方式,挖掘出大量具有生活温度、情感浓度以及思想深度的史料细节,并通过多种渠道拍摄、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遗物、遗存。很多首度揭秘的珍贵历史档案,不仅让观众见证了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情态,也第一次知道了许多此前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这些不为人知的幕后付出,也让这段保家卫国的历史故事不再只是一本冷冰冰的史书,而是有了超越书籍和虚构影视作品的感染力与震撼力。
制作团队的足迹
作为第一位直接领导建立抗日武装的中共领导人并参与东北抗联创建的罗登贤,他在生前并未看到过“东北抗日联军”这个称谓,甚至在南京英勇就义时用的也是“何永生”这一化名。要深入探寻这一人物身上鲜为人知的革命足迹和历史印记,其难度可想而知。本着“用档案说话,用事实说话,用历史逻辑说话”的创作原则,制作团队搜集整理了大量的珍贵党史史料、文献、影像,甚至查阅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周恩来年谱》、1933年宋庆龄在上海发表的《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摧残反帝的群众领袖罗登贤告全国民众书》以及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告中国人民书》等权威文献资料,才最终把这位英雄人物建立信仰与领导革命的来龙去脉真实化、立体化地还原出来,证实了罗登贤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身份,并查阅到了这样一段文字:“1931年3月28日,周恩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在讨论中央常委的人选问题时,周恩来提议罗登贤、聂荣臻可参加常委。会议决定常委由五人组成:向忠发、罗登贤、中央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长、军委参谋长参加会议。”
当李兆麟不幸成为特务要杀害的头号目标时,他对孩子发出“你要知道,为人民牺牲我们就不怕”的告诫;在杨靖宇率领抗联战士与日军周旋40天后,当日军在这位英雄牺牲后剖开其遗体时,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被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而杨靖宇牺牲前留下“老乡,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句慷慨悲壮的名言;当张甲洲的爱人刘向书在回忆中深情道出从23岁到79岁选择独自养育孩子的原因,是“我再也没有见过比张甲洲更好的人了”;还有1987年民政部为张甲洲颁发的烈士证、张甲洲爱人刘向书的手书、黑龙江档案馆中保存的关于张甲洲带领巴彦游击队攻打东兴县城的文献史实、胡乔木给巴彦县委的回信、东北抗联教导旅使用过的电台、东北抗联教导旅炸毁的桥梁……通过对这些历史碎片的细心拼合,《白山黑水铸英魂》铺展出的是一个又一个让人震撼的历史细节,而这样的诠释方式不仅没有削弱东北抗联的力量感,反而令其产生了更为感动、震撼的效果,让观众得以重返历史现场,感受到革命先烈对信仰和对真理的那份坚定与矢志不移。
以创新表达拓展纪录片的叙事空间,解锁纪实故事的传播密码
好的纪录片,不仅要回望历史,更要立足于当下。它不是对历史平铺直叙的简单梳理,而是要找出其背后隐藏着的那些细节与尘封往事,让历史因为有了故事的张力而变得更为引人入胜,也让观众能够更有兴致地一路欣赏下去。
为实现这一目标,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魂》选择以人物为核心,在对其成长故事的讲述中紧扣东北抗联的纵向时间线,让这段苍劲有力的历史犹如一幅历史画卷般呈现在观众面前。
1931年夏天,罗登贤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走进位于沈阳的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开启了他在白山黑水的战斗生涯,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并参与创建东北抗联;北大清华双料学霸张甲洲穿过日伪封锁来到哈尔滨,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组建了东北第一支大规模的抗日人民武装—巴彦抗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之一、特别是在抗战后期成为东北抗联教导旅领导核心的周保中,引导远东苏联红军在20多天时间内打垮了日本关东军重要军事目标。在解放东北后,任苏联红军驻长春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在第一时间抢先建立党的地方政权,积极开展“建政、建党、建军”工作,肃清日伪残余势力、重建东北党组织、发动人民群众、接收武器装备,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0万部队抢先进入东北打下了良好基础,为解放全国发挥了关键作用。《白山黑水铸英魂》对东北抗联成立的必要性,尤其是其坚持始终的高度党性进行了充分的铺垫,也让此前世人关于东北抗联的散点式认知得以被一个个英雄人物串联起来。
与此同时,纪录片在每集开篇也为各个人物的出场,以及整段历史的立体化呈现巧妙地设置了一个个悬念。比如“他(罗登贤)为何能在危难之际点燃东北14年抗战的熊熊烈火?”“张甲洲是谁?他的名字为什么同时出现在国内两所著名大学的英烈碑上?”“在哈尔滨市的一所小学里,《露营之歌》成为每个孩子入学的必学歌曲,它为什么会被学生们所传唱?它的词曲作者又是谁呢?作者为何会创作这首歌曲?”……除了用悬念连结各集作品,《白山黑水铸英魂》还有意识地在悬念的开始与结束中将历史的框架、人与人间的关系、事件的发展走向和矛盾冲突一点点填充丰盈,将卧轨请愿、创建队伍、攻打县城等故事娓娓道来,引领观众在共情与共鸣中浸入剧情、屏气凝神,直至被历史故事的脉络完全吸引。
《白山黑水铸英魂》在故事化的呈现之上,将历史影像的黑白与现实图景的彩色进行鲜明的对比,连同着过去与当下。通过采访东北抗联先烈的后人和知情者,以“实物实景”讲述“那时那景”,巧妙地打通了过去与当下的界限,让不同时空、多重情景交织重叠在一起,通过对一个个真实丰满、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的高度还原,将作品的感染力直接渗透至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更难得的是,它用现实视⻆下的生动解读提升了东北抗联学术价值的美学表达,让纪录片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给人带来更多的感动和温暖,也让东北抗联的这段历史在跨越时空后生发出历久弥新的当下价值与意义。
国际视野多维解读,照亮民族伟大复兴的航标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这些东北抗联主要领导者的身上,闪烁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高光,也有着超越民族与时代局限的人性光辉。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动讲述,《白山黑水铸英魂》不仅对东北抗联与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间的关系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的梳理,也以权威性的资料和史实回应了东北抗联的胜利究竟具有怎样的国际意义、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究竟是何种景象、中国共产党在这一伟大战役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等历史问题。
通过对历史的深入探究,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魂》真实展现了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一支抗日劲旅,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抗敌最早、坚持最久、条件最恶”的一支英雄部队。1940年前后,东北抗联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向苏联境内转移,在苏联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由周保中担任旅长,李兆麟任政治副旅长。在此期间,抗联教导旅不仅保存了一支我党领导的独立武装,还创建了中国第一支特种部队,组建了第一支伞兵。1945年9月, 周保中在东北得知八路军已经进入沈阳后,马上同苏军总部联系,要求派飞机去延安汇报工作。八路军代表陪同苏军代表乘机抵达延安,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他们关于东北情况的汇报。为加强对于东北地区的工作领导,中央决定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东北局,迅速抽调两万干部和十万部队开赴东北。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周保中所部曾从苏军手里接收了大量的日军关东军的武器,全部用于装备新编部队和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在解放东北战斗中和解放东北后抢先建立党的地方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周保中所部原第38集团军组成“东北抗联英模部队方队”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东北抗联英模部队方队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片中对几位英雄人物的歌咏与塑造,不仅仅是把这些走入历史深处的英雄人物带回到大众的视野,也第一次把他们推向整个世界,将其置于实现文明对话。作为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周保中不顾自己伤病在身,先后多次参加跳伞训练,即使因降落伞主伞发生故障而险些负重伤也始终站到训练的最前列,这支伞兵也为苏军提供了快捷准确的情报,为苏军以微弱代价全歼日本守军提供了保障。
《白山黑水铸英魂》生动再现了东北抗联先烈在民族危亡的重要时刻,以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为国捐躯的革命情操,从文化与民族的角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语境下,以国际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东北抗联与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的关系,深入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般的作用。透过纪录片也得以让人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领悟到其中的意义与真谛——这既是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一份爱国主义情怀,也是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为世界和平而前仆后继的一种国际主义精神。
以东北抗联精神遗产为路标,完成主流价值观的时代抒写
党史教育,要善于抓住青年一代的心。追忆历史是为了铭记历史,铭记历史则是为了弘扬与传承。如何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引领当代青少年走进内心的精神课堂,无疑才是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魂》的初心所在。
东北抗联精神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它是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是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是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更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广大青少年学生将在纪录片中见证悬殊的军事力量对比,一方面感慨胜利的来之不易,同时也因为有感于先辈的无畏与付出,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而倍感骄傲、自豪。在和平建设年代,或许先烈们的书信会泛黄,影像会模糊,但凝结其中的精神和信仰依然滚烫,力透纸背、历久弥新,激励着我们更好地珍惜今天、迈向明天。这样的精神也足以引领当代青少年以先烈的精神遗产为路标,看清前行方向,激荡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我个人死不足惜,全国人民未解放,责任未了,才是千古遗憾。”罗登贤将28岁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在孩子不满三个月时就忍痛把孩子交给姑姑家抚养,挥手之间,竟成诀别,自此父子天各一方,再也无缘重逢,而罗登贤在他生命最后一刻还心系全民族的解放。今天的盛世中国,已如先烈们所愿,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也成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党史学习教育的养料,让新一代的年轻人能够从作品中汲取奋斗的力量,再将这种精神世代传播出去、接续下去,这也是对先烈最好的铭记和追忆!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4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