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观后感(青春勇敢走一回)

《北京青年》这部片子已经很老了,老到已经过去了10年。在刚出来的时候,一片骂声,现在去豆瓣搜依然能看到当年有人骂它“教坏小朋友”,毕竟,一部片子宣扬“重走青春”,在十年前人们的眼里,就是这么“离经叛道”。

但是,当我重看这部片子,却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片中四兄弟的经历,是对当下我们的一种参考,一种学习。

大哥何东:模范长子长孙,却是最离经叛道的那一个

北京青年观后感(青春勇敢走一回)

何东,作为何家的长子长孙,可以说一直是四兄弟中的模范。

北京的公务员,工作稳定,有一个即将结婚的当大学老师的博士女友,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帝都有房,家里还有一群不错的叔叔和兄弟。这条件,放在现在依然是高配。

作为老大,他确实一直是家里长辈口中的“乖孩子”,大学毕业就当上了公务员,即将结婚完成人生大事。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

但是,马上领结婚证的时候,他突然恐惧了,退缩了。

“我每天的生活过的一样,今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和今天一样,日复一日的,按部就班无所事事。我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想到我未来十年的样子。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老二何西,一个没有自主的年轻人

何家老二何西,应该是家族家庭条件最好的。父母都是北京大医院的医生,自己也是新进的骨科大夫,前途无量。

北京青年观后感(青春勇敢走一回)

但是,相比于何东,他却是被父母控制的最严的一个,兄弟们嘲笑他二十多岁,最远只去过廊坊。甚至于他自己都在迷茫,自己成为一名医生究竟是自己想还是被安排而不得不为之。甚至于面对爱情,他也是手足无措的,如果不出意外会是第二个何东。

老三何南,充满理想主义的青年人

作为海归,老三的想法显然与众不同,手里拿着一个发明专利,就想挣大钱,开公司。刚从学校出来的他没有经历过现实的毒打,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社会。

北京青年观后感(青春勇敢走一回)

老四何北,浑浑噩噩的小混子

作为兄弟中唯一一个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小混混,何北显得格格不入但又莫名和谐。从小学习不好就被灌输要向大哥二哥学习,想开酒吧却又没本事。

北京青年观后感(青春勇敢走一回)

吃喝玩乐样样都会就是不会工作,也就是老爸开着个面临倒闭的玻璃厂,还能过着快活日子。

一、我们的青春究竟谁决定?

“如果我没有走自己选的路,我将来感觉不到快乐 ,感觉不到幸福我会后悔一辈子.”

放在今天疫情的大背景下,我们依然会吐槽何东是在“教坏小朋友”,因为他在北京有房有车,有着令人艳羡的公务员这份工作,即将有一个同样是体制内的当大学老师的妻子,甚至在一般人可以预见的未来,他以及他的家庭都将过着小康的生活。

但是他却要放弃这一切去重走青春。

但是为什么重走青春这个词会从何东嘴里出来?那是因为他没有青春。

权筝吐槽他“你青春的时候成植物人啦”。

他的工作是安排好的,剧中他已经工作五年,可以想到,作为家里长子长孙的他从上大学的那一刻起,其实就被安排好了后半生

大学毕业就成为公务员,被家里人介绍认识了权筝,谈了三年就在两个家族关切的目光中完成人生大事。每一步都是被安排好的,每一步都是家里替他走的,他只不过作为重要人物参与了一下罢了。

对于婚姻,他是恐惧的。因为他的父母的婚姻是不幸福的。他的母亲文化有限,虽然很爱他,但是总是希望牢牢抓着何东。他的父亲,典型的中国男人,愿意去委屈自己守护着家庭。

北京青年观后感(青春勇敢走一回)

父亲何守一在他没打结婚证后劝道:婚姻其实就两个字,一个忍一个熬,谁不是这样过来的,怎么你就不行了呢?何东苦笑着:就是因为看到了您和我妈这么多年来的吵吵闹闹,我才会不想再忍,也不想熬。

试想,何东最后重复着类似他父亲一样的婚姻,就真的是对权筝负责吗?与其婚后不和,还不如趁早收手,想明白了再结婚也不晚。

人是追求自由的,当你活了二十多年发现你自己的人生没有自由,你真的愿意就这么过下去?把那些安排你的人熬走了之后,你就有了自由?

失去了自驱力的人生,到最后一定是让自己后悔的。即使工作再好,也是被迫的。

二、重走青春是为了找到前进的内驱力

当年豆瓣对这部剧的批评依然尖锐。毕竟外人看来,帝都的中产家庭的年轻人居然会为了重走青春这么理想化的借口而放弃眼前的工作。

北京青年观后感(青春勇敢走一回)

但是,我们是否在这个年纪想过几个问题,你是否在往前走?你往前走的动力究竟来源于哪?

2023考研人数470多万,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50万。但是,有多少人只是被考研考公的大潮裹挟着参与其中,然后在浑浑噩噩的备考中迷失自己?

你真的想考研吗?你真的想考公吗?你有想过自己想干什么吗?

想不明白可以先干着,但是没想过注定是在浪费时间。

我们这个社会最可怕的,就是总会有无数人顶着前辈的帽子告诉你什么是“正确”,并且认为你一旦没有这样走就一定会犯错乃至陷入错误的深渊。然后呢,就有一大群人想都不想就信了,就去了。

北京青年观后感(青春勇敢走一回)

疫情三年,有人跟你说一定要去体制内,这样可以避免风险。但是,有没有想过,疫情终会过去,体制内的岗位也有限,那么你没有进去怎么办?即使你进去了,也真的能适应里面的工作吗?

我受不了那方形的楼,方形的办公室,方形的格子间,方形的电脑,再干下去,我都快成方片儿了。这是何东在剧里的吐槽。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体制内干好,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体制内。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一个万金油一样的答案。

剧中的何东,最后成为培训公司一名体验式培训师,这可能是他经历之后,找到了自己想干的事。

北京青年观后感(青春勇敢走一回)

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想去哪,才会有自驱力,才会把一件事干好。

“人活着首先是要对自己负责,负责让自己这辈子都幸福。有理想就有奋斗的目标,有奋斗的

目标就自然会实现!”

甚至于爱情也是如此。

剧中,相比于从未谈过恋爱的何西,何东与权筝的爱情故事显得更加的突兀。

从物质、形象到学历、工作,一切的外在条件都显得两人很般配,放到相亲市场都是香饽饽。但是,其实两个人最开始真的有爱情吗?

何东在打结婚证的时候退缩了,同样的,权筝当时真的和何东有爱情吗?只是当时两个人作为长辈眼里的乖孩子,都在机械的完成着家里长辈布置的任务。因为长辈眼里他们这样就是完美的。

但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完美实际上连爱情的成分都没有多少的婚姻,是不是真的一定能长久呢?

而从权筝辞去老师的工作去跟着何东南下深圳的时候,某种程度来说是解放自己,去重新认识一个人,也是重新认识自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知道自己要什么,远比浑浑噩噩混日子强。

三、先飞起来,再调整姿势

前段时间看《脱口秀大会》,呼兰有句话说的非常好,“事情是要做了之后才能去赋予它意义,而不是一开始就问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如果说《北京青年》里的何东告诉我们要学会寻找迷失的自己,找到自己前进的内驱力,那么何南则是告诉我们,在工作这件事上,不要太理想化。

有学历又怎样,中国啥都缺,就是不缺年轻人。很多时候吧,你得先干活,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才能知道自己缺什么。

北京青年观后感(青春勇敢走一回)

人要学会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反复横跳。

如果说剧中老大何东让人觉得矫情,那么老三何南则就是无数刚毕业大学生的缩影。

海归毕业,学的工业设计,手握拐棍设计专利,回国后想着卖专利挣钱。但是现实一次次击败了他。如果不是叶坦父亲帮助他,他连拐棍的钱都拿不到。

北京青年观后感(青春勇敢走一回)

经过毒打之后,他成了四叔玻璃厂里的器皿设计师,不在乎钱,而是为了积累经验。

同样的,小混混何北在外闯荡一圈,发现自己根本开不成一个酒吧,还把大家的钱赔进去了。最后回到北京,愿意从头学起,接手他爹的玻璃厂。

确实,剧里的四位青年都不是屌丝,至少都在中产家庭。但是,他们面临的问题依然是我们今天面临的。

你得先有事干,才能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光凭脑子想,那就是在做梦。

当精神内耗成了当代年轻人的切片,我们常一个人的“胡思乱想”。耗费了大量的心理资源在无用的问题上,从而导致的犹豫拖延、效率低下。

换句话说:“还没等别人动手,自己就把自己消耗尽了。”

所以,有时候,那些为了考研考公而真正备考的人,是幸福的,他们真的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生活是要向前看的,你不满自己的状态,迷失了自己,那就去改变,可以不像何东那样辞去工作,但是也不要像何南那样除了理想和意义而没有实际行动。

生活向前看,路要往前走。

借用一句歌词结束文章: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503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月14日 12:29
下一篇 2023年1月14日 12: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