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冯小宁的《超强台风》上映,此片号称国内首部灾难大片, 使用了大量的模型和电脑合成技术。用今天的标准来看,不论电脑合成还是模型场景技术都较为一般化:模型较小,逼真程度有待提高(瞧这水珠子和汽车的比例关系),当然,这由成本和当时的电影技术决定的。
本片故事性不强,几条故事流线的会合也显勉强;选择了“市长”等行政官员、技术专家作为主角,在现在这个草根时代,还是有一定的心理距离的,本片看来就是体现行政官员的难处和高风亮节的“主旋律”片。其实,主旋律也没什么不好,哪个岗位都有其值得歌颂的一面,好莱坞也经常歌颂行政官员,关键看歌颂的方式要有谱、不说教、不烦人,本片就是试图搭载超强台风“火爆”场景来增加可看性的。
其实, 剥去特技场面这一层表皮,思想性才是本片的灵魂:城市防灾决策之难,堪称赌局。本片故事虽然以较完美的的结局收场,但另一种没有发生却尴尬的可能(台风不会回来,而全城已疏散,空防一场,市长颜面扫地,30多亿元仍打水漂)几乎贯穿全片,以至于台风终于回来后,大家反而松了一口气,观众似乎在“盼”灾难发生。
在这种时间紧迫,信息不明的情况下,官员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自身的决策:“我为什么在众多的意见里选你的,因为你的意见对群众有利”,“百万人要救,一个人也要救”,执政为民、关爱生命的价值标杆在片中被多次提起,防灾不计代价似乎确认无疑!可是,防灾的动员“十防九空”啊!当科学已经无能为力,试问哪个富庶的沿海城市能经得起多次这样的人为折腾?适度和节约难道不是“以人为本”?屡屡劳民花财的“严防、疏散”能得到百姓赞同?故事的成功结局也不过是10%的侥幸、纯属侥幸。如果台风不来,片中胆大妄为的扰民和先斩后奏、授权违法行为,事后上级问责不说,“有识之士”和老百姓也未必放过市长(禁航令几乎断送孕妇生命,如此等等)!看完了该片,我仍找不到现实的决策答案,大概,老冯私下里本来也没有答案……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5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