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人来说,童话故事是在自己孩童时期最为喜闻乐见的事物。其中曲折的故事经历、鲜活的人物形象、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最重要的,便是作者往往能够通过对故事的叙述,传达出许多人生道理,为幼年的孩子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虽然童话的起源地不一,但它们所传达出来的内涵,却是世界所有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能够接受的。而《格林童话》则是所有童话故事集中不可不提的一本,自问世以来就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虽然童话故事是给孩子们看的,但创作者却是思想成熟的大人。因此,《格林童话》中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许多在社会中流行的宗教理念。
格林童话中故事主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1、弘扬善良正义等美好思想的观念
纵观《格林童话》中的所有故事,几乎全部主角到故事的最后都会拥有一个美好的结果。而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一来是考虑到了童话的主要观看人群——儿童的心理接受能力较低,二来便是将宗教中对善良等观念的提倡融入到了故事之中。
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天性善良,却因为自己的美貌受到了皇后的嫉妒而遭到迫害,而她的父亲却对此毫不知情。看到这里,相信许多人都已经认为白雪公主在劫难逃,但正如好人必有好报一般,白雪公主总能安然无恙。先是猎人因为心软放过了她,后是被七个热心的小矮人收留,再后来是吃下毒苹果后被王子救起,最后“在全国人民的祝福声中,王子和白雪公主将永远快乐的生活在一起。”虽然白雪公主的经历十分曲折离奇,但从整体来看却无非是对其拥有善良亲的的歌颂,十分符合基督教中对美好思想的倡导。
又如在《六只天鹅》中,女主角为了救出被往后用魔法变成六只天鹅的哥哥而甘愿六年不开口说话,虽然她在这过程中被王后诬陷而招致刑罚,但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她却仍然得救。“兄妹们相互又是拥抱,又是亲吻”,并且向国王说清事实以后,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
从人物的设定来看,女主角不仅愿意为了哥哥牺牲自己,也对国王忠贞不渝,是一个绝对的正面形象。虽然她前面在与王后的对抗中处于绝对的弱势,但仍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格林童话》中的故事大多都是如此。这看似不符逻辑,其实却是她的美德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也正因为这种的主流观念,才更能起到对人劝善作用,宗教观念也体现于此。
2、坏人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格林童话》中,坏人必定是会出于各种原因对主角进行百般打压和刁难的,同时,她的权势或者能力在一开始也一定是比主角要强得多的。这就让读者在观看故事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其中,并产生对坏人的愤慨与厌恶情绪。而在故事的最后,坏人总能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这就又给读者带来一种大快人心的感觉,并或多或少地产生远离这类人物的理念,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如在《放鹅姑娘》中,善良的公主起初不断被恶毒的侍女欺负,并失去了许多原本属于自己的待遇,一度十分凄惨。但在故事的最后,侍女却被自己说出的方法惩罚,“装进一只里面钉满了尖钉子的木桶里,用两匹白马拉着桶,在大街上拖来拖去,一直到她在痛苦中死去。”
除了这种对坏人的直接处罚,《格林童话》中还有许多对人性中恶劣品德的劝诫。在《渔夫和他的妻子》中,一个忠厚老实的渔夫在抓到又放生一只会魔法的比目鱼后,却由于他妻子无穷无尽的贪心要求,而最终导致了他应得之物的失去。从另一方面来看,渔夫将比目鱼放生,确实是挽救了他的生命。
因此,比目鱼对渔夫妻子最开始的要求表现出全盘接受的态度,这也算是一种报恩。但是,随着渔夫妻子要求的越发夸张和离谱,比目鱼却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收回了原来已经给予的奖励。一个要求是理所应当,可以满足;多个要求则是贪心无比,应当惩罚。宗教中对人性的恶也一直是持此态度,《格林童话》的宗教理念不可谓不浓重。
3、童话中的赎罪论符合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基督教认为,人生来便是带有原罪的,只有通过在人世中的不断行善才能够救赎自己的灵魂。可以说,赎罪论是基督教最为重要的教义之一,在此基础上,死亡也在一定程度上被美化,降低了人们对它的恐惧。在《格林童话》中,作者频繁安排上帝、圣母、神父等人物形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超自然的力量符合童话的基本要素需求;另一方面,作者也想借他们来表达出一定的宗教理念。
如在《圣母玛利亚的孩子》这个故事中,玛利亚曾说:一个人只要忏悔和承认自己的罪孽,就会得到宽恕。而在《天国的婚礼》中,牧师也说过:谁想进天堂,谁就必须行得端,走得正。可以说,这些话甚至是对基督教中赎罪论的解释,其宗教性质也因此展露无疑。
《格林童话》的产生背景造就了它的宗教性
1、被知识分子用作帮助国家统一的思想武器
由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在德国的统治力大大下降,德国内部爆发了严重的分歧,以信奉新教和信奉旧教的两伙势力为首,再加上其他国家的从中作梗,导致德国内部的分裂活动愈演愈烈。欧洲的三十年战争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爆发,“各个小型的战争,在这里都汇集成一个全面的欧洲战争。”
而由于德国为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它所受到的打击也最为严重,并由一个统一的国家分裂成三百六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公国和自由城市,德国的国际地位和民族凝聚力也因此降到一个低点,社会发展亦停滞不前。此时又恰逢法国拿破仑开始发动对整个欧洲的全面战争,支离破碎且虚弱的德国则被列为了主要的侵略目标,整个德国也因此变得岌岌可危。
七个小矮人
德国知识界为了使日耳曼民族再次团结起来,便发起了一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整理活动,希望借此消除不同地域之间的人的隔阂和分歧,《格林童话》创作者格林兄弟自然也是其中之一。而基督教中的许多教义或者说是思想则与这一创作目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能将这些理念融入进童话故事之中,必定能起到对人的引导作用,从而使民族之间再次出现强烈的凝聚力以使国家富强。
2、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开展增加了宗教的影响力
在竭尽全力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之后,欧洲仍然战乱不止,日常生活条件也并未有多大改善,人们普遍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强烈的失望,开始选择逃避现实以寻求思想上的解脱,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轰轰烈烈地开展了。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所表现的内容中有很多都在表现人的心灵美,其中有追求纯洁爱情的少女、有品德高尚的少年……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在最狭义最本质的意义上说,浪漫主义就是人的灵魂的内在世界,他的心灵的隐秘生活。在人的胸部和内心里,潜伏着浪漫主义的秘密源泉。
在这样的大时代环境中,德国文学界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创作出来的作品大多也呈浪漫主义风格,《格林童话》也不可单独置身事外。而宗教中的许多教义则直指人内心中的真善美和善恶观念,“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和财物。”
如果能够将这些全都做到,一个人便可被称为品德高尚之人,也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中所描述的那般心灵美。所以单独从这点来看,宗教理念和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主题是有一定联系的。值得一的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一般也以大胆、巧妙为主,神话故事中的曲折离奇则刚好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素材。
恶毒皇后
《格林童话》的影响跨越了时代
1、对儿童起到了一定的教化作用
《格林童话》的作用之一,便是帮助儿童树立了一定的,较为全面的,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儿童们会对善恶、美丑、生死等事物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并被引导向好的一面发展,这不仅是一种他们更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从某些方面来说,也减轻了社会的教育压力。
比如在对死亡的阐述中,格林兄弟便借由宗教的观念,将死亡这一本应使儿童产生恐惧的概念变得温馨不少,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态度。由于这些事物将伴随人类社会的延续而始终存在,使得这种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格林童话》最开始出现的那个时期,而是能够跨越时代的长久发挥影响。
2、让宗教中的美好思想得到了更好地传播
在宗教的传播中,通常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够有足够的吸引力让人前来,并且如果是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宗教还会遭到打压和灭绝。但是如果将宗教中的思想以不那么明显的方式融入到文学作品中,不但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人接受它的观点和理念,传播上也变得更加便捷,范围甚至也可以随着文学作品的传播而愈发扩大。此外,由于《格林童话》中所融入的宗教理念大多是引导人向善向美这一方面,这就使其无论是在哪个国家都能得到一定的支持,不至于被禁止或者打压。
英俊王子
总结
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是凝聚了许多或来自社会或来自作者本人思想和观念的,而《格林童话》的诞生恰好处于一个时代背景相对复杂与多变的阶段,这才造就了其内较为浓厚的宗教性。但我们更需要关注的,还是《格林童话》作为一本儿童读物所发挥的作用和贡献是极为巨大的,这也是其能够在出现两百余年后还能如此盛行且传播范围如此之广的主要原因。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5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