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走一回路,品一段史)

第一次拜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说起来还源于一段机缘。一次,到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家聚会,在书房的写字台上放着一本装帧精美的书,出于好奇随手翻阅了几页,便被作者那气势恢宏、飘逸大气的文字所吸引,好似饥饿的羊群豁然间进入了一片水肥草绿的大草原,意念不由地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朋友也是托人刚刚从外地买来,我怎能强为人意呢? “书非借不能读也”,我也一样有,无奈我只能在心中渺茫地写上一个“等”,然后从朋友那里如获至宝,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文字。—题记

对余秋雨这样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著名学者,我是没有丝毫的资格和资历去评头论足的。抛开这些不提,作为一名缪斯女神的崇拜者和文学的爱好者,凭借骨子里那份对历史文化、文学的挚爱和憧憬,我想,谈一点读后所感还是未尝不可的。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笔下的一部行记旅行散文,他用脚步作度量,以弘扬古迹文化为己任,凭借对古迹文化的感知,用古迹文化辩证现代文明。高度决定视野,尺寸把握人生,他站在绵延万里的秦长城上,以敏锐、锋利的视角,隔着时光的隧道,让我们隐隐地看到四川蜀守李冰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朦胧中看到了江南静谧、安详的千年古镇,古老的石拱桥在历史的蒙蒙细雨中焕发地更加妖娆;隔着千年的潮起潮落,在岁月颠覆中看到了敦煌仙女飞天的梦想……。读他的文化散文,心情会不由地沉重起来,在一种理性、肃穆、严峻中让你游弋于漫长文化的海洋,让你的思绪在他的笔尖伴随着残存的废墟跌宕起伏。历史古迹、历史废墟、历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遗产和历史遗留给我们精神上的国粹,是无国度和高贵卑贱之分的,就像地球上的水,无论是高原之水,还是沧浪之水,抑或是浩淼的滔滔江河之水,它的作用都是一样的。穿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洗净金戈铁马上残存的斑驳锈迹,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灵魂上的震撼,一种心灵上的思索,一种思想上的洗礼,让我们缅怀辉煌历史的同时,更多是对古代灿烂文化的一种瞑目深思和一些理性的哲学思考。

用笔墨祭奠历史,用汉字激扬文化,用博学、才情辩证历史文化,是余秋雨对中国历史的一种超越时空的膜拜和理性的辩证。《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对中国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一种思想触摸,是一种超越历史本身的文化跨越。

《文化苦旅》如同是一部厚厚的编年体史书,需要你用辩证的思维去瞻仰,用睿智的逻辑去权衡。仔细斟酌又好像是在读一部民族的文化发展史。我想,余秋雨一定也是在用文学家、辨证家、思想家的灵魂来跪拜中国历史,心中才顿悟出对历史古迹、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他文笔犀利,精鹜八极,神游万仞;文风酣畅淋漓而又咄咄逼人,下笔游刃有余,文章洋洋洒洒又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字字如珠玑;寓意深刻而又富有哲理,让人好比进入辽阔的大草原,眼前豁然开朗起来,心境有种飘然的冲动,有种醍醐灌顶的感受;恍惚间又似进入了雷霆万钧的飞瀑前,你的意念顷刻间被她吸引。我想这是文人的魔力,笔墨惊风雨,才气荡回肠,管竹之间尽收昨天的历史。

文化苦旅读后感(走一回路,品一段史)

没有对历史文化的满腔热情,没有对中国久远历史的熟稔、深刻了解以及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是不会有如此独到的见地。有人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一部废墟文化,它的实用意义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废墟是一种绝迹的文化标本,废墟也是一种有力度的哲学文化,废墟唤醒了我们沉睡的灵魂,鞭挞我们不要忘掉烙印在废墟上的屈辱和眼泪。唯有如此,废墟才不会被历史风干,才不会被零落成泥辗作尘,我想正是从这些颓废、衰败废墟上衍生出的哲学文化是我们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如郭沫若对《聊斋志异》的评价: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隔着辘辘的历史巨轮,与之遥相呼应的是余秋雨用现代人的文明俯瞰着历史遗留下的废墟文化,他从《牌坊》、《都江堰》到《阳关雪》、《莫高窟》、《废墟》等一路走来,余秋雨对历史古迹、废墟文化的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触动了一个民族潜藏的文化能量,让我们重新点燃了心中对历史文化深层次的追溯,回望历史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文化遗产兼容并蓄地继承。如果历史古迹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让后人唏嘘不已或者观瞻的建筑或雕像,那么它就是僵硬的,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思。从这一层意义上说读懂了《文化苦旅》就读懂了中国历史,她把历史文化、废墟文化升华到了一种极点,一种绝美的境界,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语的层次。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余秋雨用旅行者的步伐、思想家的眼光、考古家的甄别托起了中国的废墟文化,唤醒了国人对历史、文化的膜拜。

正如余秋雨在文章里所写的那样:“是现代的历史哲学点化了废墟,而历史哲学也需要寻找素材。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554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月30日 14:29
下一篇 2023年1月30日 14:33

相关推荐

  • 幸福来敲门观后感,惟黑暗之沉重,显光明之盛大

    今天有幸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看了上映于2006年,由奥斯卡影帝威尔史密斯主演励志高分佳作《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影片中把一个濒临破产中年男人的心酸、无奈、委屈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又…

    2023年1月3日
  • 加强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是人心向背的晴雨表)

    作风建设是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事关党的形象。“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新时代领导干部要有“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执着,转作风、树形象,身体力行、以上率下,才能形成“头…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21日
  • 聊斋志异读后感(少年不懂蒲松龄,读懂聊斋已中年)

    清末,有一“鬼狐居士”,其《聊斋志异》流传于后世,谓之蒲松龄。松龄怪异,喜以鬼狐为记,故得名。鬼、狐、精、怪,在人看来是不及人的,那么松龄为什么要用它们做为素材呢?人往往看不到自己…

    2023年1月31日
  • 写雪的散文《雪,无约而来》

    雪来了,来的突兀,昨日阳光明媚如春,今晨便是漫天飞雪。把春雨袅袅,夏荷夭夭,秋红艳艳留在了昨天。 我喜欢雪,喜欢她空灵寂静,于苍茫的尘世间,破空而来,一路清芬,一路欢歌,一路婉转,…

    体裁作文 5天前
  •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自由才是生命的空气

    作为与肖申克的救赎齐名的电影,98年的电影丝毫没有那种时代的感觉,反而觉得唯实新鲜,电影的拍摄角度,场景切换,视觉效果,情节,尤其是各人物角度都十分专业,跟值得肯定的是,98年导演…

    2023年1月9日
  • 丧钟为谁而鸣读后感(人性的光辉永不黯淡)

    读完正本小说的时候,午后的阳光斜斜地透过窗户照耀进来,投射在屋内简洁的水泥地板上,空气中随处可见的微尘在阳光里飘扬舞蹈。向着阳光照射来的方向,抬头便看见了城市上空湛蓝的天空和一丝清…

    2023年2月2日
  •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从心选择,随梦而飞)

    以前只知道李开复曾在苹果、微软、Google这样三家全球具高度影响力的顶尖IT公司里担任高管要职,对其成长经历以及成功履历并没有过多关注。最近有幸读了这本书。 这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2日
  • 流浪地球观后感,砥砺奋进不流浪

    茂盛的森林,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的大海,蔚蓝的天空 ,白白的云朵,肥壮的牛羊,美丽的小鸟 ……这就是可爱的地球。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人类却砍伐树木…

    2023年1月9日
  • 如何面对挫折的作文

    同学们应该明白,挫折是迈向成功所交的学费,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赞赏。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的山路上,勇敢攀登的人,才能达到理想的顶点。 同学们,…

    2022年3月25日
  • 满洲里霍勒金布拉格湿地作文:边境明珠,鸟儿天堂

    2020年的“五一”,有一个地方火爆了边城小城满洲里的朋友圈,那就是霍勒金布拉格国家湿地公园,“”走,去看天鹅啊!”,成为了那几天满洲里市民的口头语。 对于这个满洲里市的湿地公园,…

    2021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