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读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逐渐神思飘渺。
范仲淹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他为了读书甘心到清冷的寺庙中,只与青灯古佛为伴。
你要问怎么吃饭呢?嗨,这对于求学心切的小范同志来说根本不是个问题。煮一锅糙米粥,用刀划成四块,早上两块,晚上两块。怎么样,够简单吧。
对于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的热血青年范仲淹来说,吃苦是必须的,享受是错误的。以至于把同学搞得很没面子。
原来啊,范仲淹的同学早就听说他学习刻苦,便想来探望一下这位同学。一进门就被感动坏了,估计是没见过这种苦行僧一般的生活环境。
同学心想:我得帮帮这自强不息的老同学啊。家里有这么多好吃的,我要给小范送过去,好东西要大家分享嘛。
于是同学热心地送来了美酒佳肴,本以为范仲淹会像自己上次一样被感动,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美意直接被拒绝了。
“这是为什么?”同学困惑不解地望着范仲淹,只见小范同学不紧不慢地回答:“我要是吃了你这些好吃的东西,以后吃不下我自家的粗茶淡饭了怎么办?”这回答一时让同学无言以对,范仲淹不愧是一代文豪啊,从小就这么有远见,忧患意识如此之强烈,佩服佩服!
正因为这样,他才能修炼出一身浩然正气,宁可得罪权贵,也不弯腰低头。正因为这样,他才拥有了济世之才,文武兼备,成为一代名臣。正因为这样,他才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