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能读懂时已非少年)

当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音箱里正在播放周杰伦《听妈妈的话》,只是一种巧合,但是却渲染了气氛 。《亲爱的安德烈》全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教育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

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大多数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和阻隔,而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堵无形的墙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年龄的差异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龙应台则代表着五十岁上下的父母辈,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不过,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代沟越拓越宽,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二十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就像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的故事一样,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代沟、阻隔甚至情感冲突,但两代人之间其实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包容。父母辈不要总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评社会,孩子们也不应把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隐藏起来,不要总以为自己的世界与父辈们格格不入。十八岁的我曾经也认为自己的世界父母是永远不会懂的,也没必要让他们了解。现如今三十岁的已经成为母亲的我回想起自己十八岁时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其实真是那么的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 当然尽管这样,我也要向龙应台学习,不要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

除此之外,书中“独立宣言”一章中菲利普(龙应台的二儿子,十六岁)对于自己妈妈及她朋友们的某些做法感到不满尤其引起我的共鸣。有几次龙应台带着菲利普到外面与她的朋友见面,又或者是朋友来他们家做客,这时候朋友们总会首先看菲利普一眼,然后转而望向龙应台,笑着向她询问菲利普几岁啦,读几年级啊,懂几国语言啊等等,仿佛以为菲利普还小不懂得回答这些问题,又或者是菲利普辈分小不够资格与他们对话,应该让大人来为他“代言”。这种行为其实在我们身上也发生过,当我看见这段话的时候,我不禁内心一颤,因为有很多时候,当我跟别人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也经常对着他的父母问孩子的事情,我觉得这种做法实在是太不对了,从那以后,我都是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因为孩子也有表达的自己内心的权利,也是一个独立体,独立的人,无论他多大。

当然除了我现在是一名母亲以外,我也是一名小学老师,这本书不仅仅让我在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启发,在对学校的学生方面,也很有共鸣。比如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这人可能是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都作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其实在班上一次小组合作,有几个不愿意和我分配的同学一组,以至于私自换组、闹变扭、哭泣、不听从组长分配等等。状况很多。我记得当时我就这样说了这段话告诉他们。之后的事我不清楚,我不清楚他们是如何找出一条路来,但是之后的作业倒是很让我满意。再之后,我在分配组员的时候,就再也没有这类状况出现……

书中的结尾最后一封信是儿子对母亲的安慰。龙应台无疑是为自己的两个孩子自豪的,因为在篇尾《在时光里》讲了两件小事,都体现了孩子良好的品质,安德烈甚至引用马克吐温的话安抚母亲:“我评断一个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有教养就是有教养,就是心中有他人,不给他人添麻烦,不去烦扰别人,别人和你说话如沐清风丝毫不觉唐突,如鞭在喉,这就是修养的涵括。但是,事实上,修养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每一个马虎笨拙的人都干不好这件事情,只有细心耐心贴心的人才能完全做到,因为修养是一种美德,而美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和各种经历,因此,你一定要在心里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自己做到这件事,才可以养成这个有修养的习惯。修养都是在日常省中的小事体现出来的,比如: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就自己做,不要拜托别人;自己能够通过百度等工具搜索到答案的问题不要去问别人,用自己的手机来查;不因小事而动怒;若是必须要拜托别人帮忙做事,在最后请加上“你方便吗?”;不要造谣,不要讨论那些以“我听说…”为开头的事情,因为事实永远是与之大相径庭;经常把谢谢挂在嘴边,特别是对快递、外卖、服务员、清洁工这些人;听音乐不要外放等等。有修养最重要的就是,要时时刻刻把别人放在心上,让别人在与你相处的时候,如沐清风。

最后,我还想说,我真的羡慕安德烈,他能在一个如此精彩的人生环境中成长,不到三十岁的他已经跑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拥有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安德烈的人生注定充满挑战,充满色彩。我希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国门,去感受外国世界的精彩,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上留下那么浓重出彩的一笔!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600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1日 16:21
下一篇 2023年2月1日 16:26

相关推荐

  • 垂直极限观后感(山峰有极限,生命无极限)

    我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内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大家对于珠穆朗玛峰并不陌生,它是世界上第一高峰,是最接近天的地方,其实这个世界上有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地方,…

    2023年1月14日
  • 如何管理好一个团队(学会提问很重要)

    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团队管理能力?学会提问,让你事半功倍。 很多初级管理者只会说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分配工作给下属,却并不了解实际情况中可能会有哪些问题,也不了解下属真正的实际工作状况…

    2023年3月4日
  • 试用期工作总结(合集6篇)

    试用期工作总结通用范本(合集6篇)(篇一)   XX年12月15日,我接到公司的面试通知。当时,我已然忘却自己所投简历的情况,也想不出是怎样通过网上简历的层层筛选而被幸运的抽中,权…

    体裁作文 2023年3月1日
  • 疫情作文800字以上:请不要忘记,那些负重前行的无名英雄们

    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几千年了,漫长的岁月里,我们这个民族起起伏伏,却始终屹立于时代的长河,不是因为我们的幸运,而是每到危机时刻总会有一群勇敢的人站出来带领我们冲出黑暗。 2020…

    2021年12月6日
  • 聊斋志异读后感(少年不懂蒲松龄,读懂聊斋已中年)

    清末,有一“鬼狐居士”,其《聊斋志异》流传于后世,谓之蒲松龄。松龄怪异,喜以鬼狐为记,故得名。鬼、狐、精、怪,在人看来是不及人的,那么松龄为什么要用它们做为素材呢?人往往看不到自己…

    2023年1月31日
  • 教师自我评价,教师工作的自我鉴定精选4篇

    精选教师工作的自我鉴定1   时光如梭,一年的见习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年里,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把本年度的…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28日
  • 志愿服务精神(弘扬尊老爱老传统美德)

    “商爷爷,我们又来看您啦!这次给您带了新被褥床单,快让我来给您换上。”“年前给您送来的腊肉腊肠,您尝过了吗?味道怎么样?”“商老,让我看看上次给您维修的电视机,现在还好使不。”这是…

    2023年3月6日
  • 师德师风演讲稿(不负育人使命)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榜样精神,不负育人使命》。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教育前贤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信条。这短短的十个字,诠释了…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20日
  • 大国崛起读后感,见证中国的崛起之路

    我读唐晋的《大国崛起》这一本厚重的书,它是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世界性大国崛起历史的书籍。书中提…

    2023年2月1日
  • 源氏物语读后感(感受美好事物)

    从同事手中借阅丰子恺译本的《源氏物语》已久,读后,一副惘惘然的样子。虽说它属于经典的日本古典文学,却因中国有了绝世的《红楼梦》,所以总觉得它份属小儿科。加上书中语言的重复,事件的堆…

    2023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