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三重门》这篇小说似乎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时韩寒带着《三重门》横空出世,成就“韩寒现象”。因为和韩寒是同为80后,他在社会争议最强烈的时期,我们还都在课堂上为着高考而埋头苦读,老师们似乎把韩寒当成“妖魔鬼怪”,只是因为他因新概念作为比赛第一名一举成名,因为退学引发“高考无用论”,这在老师和家长眼中绝对是洪水猛兽,他的任何信息是坚决要被隔离在校园之内的。
所以第一次读这部小说反而是在2020年,我的四十岁的时候。我是因为孩子的原因而读的,因为自己的青葱岁月是在书本里、在父母的“别人家的孩子”得比较中长大,我似乎没有叛逆期,只有深深的自卑感。而我15岁的孩子似乎太有主见了,他对我和他爸爸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不屑一顾,他似乎每件事情都要和我的要求对着干,而我和他爸爸,在孩子两三次半夜离家出走、我们没头苍蝇地找寻之后,仿佛已经吓破了胆子,不敢再摆起家长的架子去逼迫他。
《三重门》描写的是中学生,《三重门》的作者韩寒是我们那个时代叛经离道的代言,所以,我觉得好好拜读一下,了解这种性格的青春期少年的真实想法。
(作者韩寒,1982年出生,初中并作为体育特长生以低于录取线14分的成绩破格考入松江二中。后因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被报道后引发社会关于素质教育政策及“学校应当培养全才还是专才”等系列教育问题的激烈讨论。2000年他发表的描写初三学生生活的小说《三重门》,通过少年林雨翔的视角,揭示了一个真实的高中生的生活,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展现开来,体现了学生式的思考、困惑、梦想。《三重门》的名字来自《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三重”指的是“礼仪”,“制度”和“考文”。)
初看《三重门》不到两页,内心立马有这样的想法,这文笔,难道不是模仿《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么?比如:”林父这人爱书如命,可惜只是爱书,而不是爱读书。家里藏了好几千册书,只作炫耀用,平日很少翻阅。””一个人在粪坑边上站久了也会染上粪臭,把这个原理延伸下去,一个人在书堆里呆久了当然也会染上书香,林父不学而无术,靠诗歌出家,成了区里有名气的作家。家里的藏书只能起对外的炫耀的作用,对内就没有威力了。”对林父爱书而不爱读书的讽刺相当辛辣,但是对于和钱钟书(当然也毫无对比可能性),的确还是有点东施效颦了。
但是,读完整改书本,我的想法还是有所改变的。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韩寒,以他18岁发表的这篇小说来看,他的思想高度、深度已经远远超越那个年代的同龄人。作家曹文轩评论说”这番成熟,首先表现在思想锐利上。一个少年对社会、对人世、对人生、对周围的一切,常能发出一些直抵要害的见解来,既使人感到可怕,又使人感到惊羡。”《三重门》的责任编辑袁敏也承认”有钱钟书的影子,尖利而幽默。”
在《三重门》里,主人公林雨翔爱好文学,但在他心里,中国现行教育制度是不满的,不过这个人有没有才华,都要经过中招考试,达到一定分数才能进入高中的校园,而显然,他还是没有能力通过分数取得重点高中的资格。但是“荒唐”的是,林雨翔在落榜后,却能通过家长的”努力”,作为体育特招生进入市重点高中。这何尝不是对现行教育现在的讽刺?孩子们在“中招”“高招”录取的压力下苦读,眼中看到的都是你要是考不上就完了之类的话。十四五岁的少年为了在重点高中取得一席之位,每天做题到十一二点,还有各种补课、各种培优。而某些拥有特权的人却在“麻将桌”前运筹帷幄,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书中写到:“整个体育特招生至少有40人,几乎一半是假——瘦如铅丝的是扔铅球的,矮如板凳的是跳高的,肥如南瓜的是长跑的,脸比豆腐都要白的,据说练了三年室外体育,人小得像感冒通的说是篮球队中锋,眼镜片厚的像南极冰层的说是跳远的。。。。。。林雨翔挤在当中反而倒更像个体育生。”而故事的主要情节就是在这不到两年时间内围绕着学习、补课、补习、中考、录取等一系列环节展开的。由于作者本人就是一个在校中学生,对这一些学习环节都有亲身感受,所以写起来非常自如,运笔自然。作者在小说《后记》中自称”韩寒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反对现在教育制度的小混混”,所以,他在小说中对中国现行教育制度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比如,中考时林雨翔从同学电话中听说四班一个女同学因考试成绩不佳而自杀,小说写道:”雨翔茫然地挂上电话,想当今中国的教育真是厉害,不仅读死书,死读书,还有读书死。难怪中国为失恋而自杀的人这几年少了一大帮,原来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已经在中考高考两个槛里死得差不多了。这样锻炼人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全世界都将为之骄傲!”书中的学生、教师、家长,没有一个算得上是正面人物,这也是引起社会上轩然大波的一大原因。
在故事的结尾,韩寒的文笔也充满了有点类似《围城》中结尾时方鸿渐给读者带来的那种怅然若失、阴差阳错的感觉,围城的结局是一场留白艺术,并没有给出最终的结局,最后在一阵老式自鸣钟的“当、当……”声中结束。而《三重门》中,林雨翔因为旷课要受到学校的处分、朋友的误会以及家长的责怪,最后的结局中写到:“走还是不走呢?也许放开这纷纷扰扰,会更自在一些,但不能放手——比如手攀一块凸石,脚下是深渊,明知爬不上去,手又痛得流血……不知道该不该放,一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里。”
文章的结束带着一丝茫然、带着一个18岁的孩子对走出校外的恐惧,带着因恐惧而带来的不知所措,林雨翔的未来会怎么样呢?开放式的结尾使得一百个读者心里有着一百个答案。
总之,本应该在20年前读此书的我,在40岁的年龄,以父母的身份来阅读这本书。我想象不到如果我在18岁的时候,那个时候读到这本书会有什么想法,我只知道,青少年的我们还痴迷地在电视上看《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不哭》,甚至《还珠格格》,都是一些节奏欢快、青春洋溢的内容。那时候我们只知道读书,从来没有想过批判教育制度,没有想到过挑战甚至质疑老师和家长的权威。我们对于老师和家长打心眼里是尊敬的、服从的,那时候的家长和老师也的确代表着权威。所以可以想象20年前,这本小说犹如一个初中生揭开了学校、老师、家长的遮羞布。对此,我真心佩服韩寒。
通过韩寒的小说,想起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正处于韩寒的小说主人公所处的年龄,我相信,我的孩子也是有思想的,对权威充满了批判性,而此时的我,不会拿自己的经历来对孩子进行任何评价了。孩子有思想是好事,他们是“人间的清醒者”,而我,应该为孩子感到骄傲,我应该为他们鼓掌。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