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介绍和赏析

提起《傅雷家书》,作家楼适夷曾这样评价: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不同于温情脉脉的爱,傅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做人的重要性: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在他看来,一个人真正的高贵,不在于声名的大小,财富的多少,能力的好坏,而在于内心的教养与修为。

傅雷家书介绍和赏析
傅雷家书介绍和赏析
  • 教养,是细微处的一举一动。

傅雷是一个对细节要求极其严格的人。

在家书中,他曾多次提醒孩子:要注意生活中的习惯和礼节。

一次,大儿子傅聪给父母亲写了一封书信,信封上邋里邋遢、字迹潦草。

傅雷看见了,教育儿子说:

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

日常琐事要做得neat,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

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

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

越是有教养的人,越不会在小事上敷衍搪塞。

还有一次,傅聪洋洋洒洒写了千百字的信,跟父亲讨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傅雷的回信却简明扼要:

我忙得很,只能和你谈几桩重要的事。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

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信中父亲告诉傅聪,一个有学识有修养的人,应当注重自己的一举一动。

到别人家中,要脱下围巾,以示礼貌;

见到师长或老年人,“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以表敬重。

毕淑敏说,教养是习惯的总和。

真正的教养,不仅是大事上的抉择,更是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累积。

别人发给你的微信或短信,有没有及时回复;

服务员、快递员、外卖员为你提供服务时,有没有说谢谢;

看别人手机里的照片,有没有擅自左右滑动;

雨天开车时,有没有顾及他人,在积水处减速慢行。

日常中的许多细节,你也许不经意,但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地方,可以折射出你的为人。

傅雷家书介绍和赏析

傅雷在伏案写作

傅雷家书介绍和赏析
  • 教养,是交往时的一言一行。

金庸曾说:

“傅雷先生的家书,讲述了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而“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君子的一言一行,都关乎为人的教养,需经深思熟虑、再三考量。

傅雷和夫人有位干女儿,叫恩德。

傅聪初见恩德时,听到她在弹琴。

年轻气盛的傅聪毫不客气地嘲讽说:“弹得简直是不知所云。”

到了夜里,十点多了,傅聪还要练琴,恩德劝他早点休息,明日再练。

傅聪反问:“像你那样,我还会有成绩吗?”

傅雷看到这一幕,当下并没有说什么。

事后,他却在寄给儿子的书信中提到这件事。

他告诫儿子,觉得别人弹琴弹得不好,“倘能细细分析她的毛病,而不先用大帽子当头一压,听的人不是更好受一些吗?”

对待别人的善意,“用反批评的办法,自然不行。”“便是亲姐妹,有时也吃不消。”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了,用抬高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别人。

殊不知,无意间的一句话语,可能就割伤了别人的自尊。

随口的一次批评,可能是刺在别人心上的一把尖刀。

有句话说:“教养的本质,一是分寸,二是克制。”

真正的聪明人,能设身处地地体谅别人的处境,也会恰如其分地保持分寸感。

熟不逾矩,进退得宜,才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

傅雷家书介绍和赏析

傅雷夫妇和儿子傅聪在书房

傅雷家书介绍和赏析
  • 教养,是处事时的一念一想。

在《傅雷家书》中,还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傅聪音乐天分卓越,二十岁的时候远赴波兰学习艺术,结交了一位教钢琴的教授。

这位教授声名远扬,但为人脾气很大,傅聪与其相处的过程常有矛盾。

他犹豫着要不要更换老师,为此写信向父亲请教。

傅雷看了儿子的来信,给了儿子一些建议。

随后又告诉儿子,如若下定决心更换老师,一定要注意措辞,态度要“诚恳、谦卑、恭敬”,切勿伤害到别人。

美国作家凯鲁亚克说:“教养是一种不用说出来的美好。”

有教养的人,不会让别人难堪,能够用心体察别人的想法,将他人的感受放在心上。

《傅雷家书》的结尾,还记载了一篇感人肺腑的遗书。

遗书写自1966年,当时傅雷和夫人朱梅馥在绝望中,选择用自缢的方式结束生命。

临行前,因为担心木凳倒地的声音,会影响楼下保姆的睡眠,二人特意在地板上铺了一床棉被。

傅雷还在遗书中,嘱咐妻兄转交600元人民币给保姆周菊娣。

因为,他担心自己走后,保姆在乱世中不能立刻找到工作,生活会没有着落。

看过这样一句话:

真正的教养,是一个人举止间的温柔,心底里的善良。

是无意间的举动,是不经意的流露,是藏不住的灵魂的深度和生命的高贵。

教养,是装不出来的,它深植于你的内心。

一个人有没有修养,不是看他人前做得多么尽善尽美,而是看他处事之时的态度和行为。

能心怀悲悯、发自内心地体谅和友爱别人;

能转变位置、给他人一份真挚的关怀和温暖。

真正的教养,说到底都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善良。

傅雷家书介绍和赏析

1964年冬天,傅雷夫妇合影

傅雷家书介绍和赏析
  • 比能力更重要的,是骨子里的教养。

在教育孩子方面,傅雷一直遵循“先学做人,再学知识”的理念。

他曾多次强调:“教育当以人格教育为主,知识其次。孩子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学问欠缺一些没有关系。”

在父亲的指引下,傅聪时刻将“做人”二字放在心里。

即便后来,傅聪在艺术上成就斐然,也未曾敢忘怀。

1966年,傅雷夫妇的死讯传来。

大量外国记者围在傅聪伦敦的住所前,让他发表讲话。

但是傅聪始终保持缄默,只因他深深记得父亲的嘱咐:

“不说不利祖国的话,不做不利祖国的事。”

即使常年奔波于各个国家,宣扬音乐,进行演奏。

他也从未忘记,自己是一颗来自中国的种子,生命的根,永远深深扎在祖国的土壤之上。

有位作家曾说:教养,就是圆满的人格。

我们总以为,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事业上的辉煌,外观上的华美,物质上的优越。

却忘了,“成才”的前提,是先“成人”。

没有完满的人格做支撑,外在的优越就像空中楼阁,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

很喜欢德谟克利的一句话: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

就像傅雷教育下的傅聪,翩翩君子,温润如玉。

艺术上的天分让他获得了外在的成功,内在的修为和涵养,才是他灵魂高贵的根本。

比能力和才华更重要的,永远都是骨子里的教养。

傅雷家书介绍和赏析

1979年,傅雷夫妇平反昭雪,傅聪和弟弟傅敏参加父母的追悼会▽

年少的时候,读《傅雷家书》,不懂傅雷。

只觉得他对儿子要求严格,有时近乎苛刻。

年岁渐长,方能明白那字里行间的拳拳苦心。

对待孩子的教育,傅雷曾说:

“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

教育的根本,说到底是育人;人生的高低,最终还是在教养。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锲而不舍地自我修炼,才能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优雅和矜贵。

愿你能不断沉淀自己,提升自身的修为,将生活过得熠熠生辉。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668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4日 12:28
下一篇 2023年2月4日 12:35

相关推荐

  • 大学个人总结(精选范文9篇)

    大学生个人年终总结(篇1)   从一开始,我就告诉自己“在大学里,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每个地方都是我的课堂,每个时间都是我的学期,大学不只是学习的地方,还是锻炼自己素质的地方。无论…

    体裁作文 2023年3月4日
  • 歌舞青春观后感,回不去的是青春

      我们都曾年少过,都曾有过梦想,你还记得你的梦想吗?   青春只有一次,大胆追梦吧!趁着年轻,趁着有激情,趁着热血还在,趁着一切都还有可能。   电影《歌舞青春》深深地打动了我,…

    2023年1月13日
  • 森林防火倡议书500字左右精选优秀作文

    市民朋友们: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奠先人、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期。为维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娄底市森防办向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倡议: 一…

    体裁作文 2022年4月22日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读懂小人物的命运)

    最近一直在看《骆驼祥子》这本书,今天终于看完了。内容不算很长,但是我看的很慢,也很难受。记录了一些句子,更多的是在反思自己。 这本书写了祥子短短的几年,我想大概也描绘了我的一生。 …

    2023年2月6日
  • 烟雨江南小说罪恶之城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网络小说走到今天 那些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作品不说数不胜数,终究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爱,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 所谓众口难调,所谓文无第一,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2021年12月7日
  • 唐艺简介资料个人年龄身高体重(唐艺为什么那么火)

    姓名:唐艺(原名:曹世晶)英文名:vanessa出生日期;1983.10.2湖南省安化县梅城镇人身高:168cm体重:50kg星座:天秤座血型:B型最喜欢的颜色;绿色喜爱的食物:一…

    2022年11月6日
  • 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精选范文8篇)

    优秀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篇1) 不知不觉中,两个多月的班主任远程培训即将结束,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上级领导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下,经过自己的努力,我圆满的完成了本…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18日
  • 关于我的爷爷记叙文作文——爷爷的故事

    有些时候我真想不通,为什么现在的人都没有以前那些人有人性了,举个例子吧! 我爷爷的那辈人,如果你帮住了别人,别人会记你一辈子恩情!如果是大恩,后辈的子孙也会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帮助自…

    体裁作文 2021年11月30日
  • 教师成长档案,教师“按需轮岗”建立“成长档案”

    今年11月,一七一中学附属青年湖小学迎来了来自地坛小学和安外三条小学的10位外校轮岗教师,同时该校也有10名老师轮岗到这两所学校。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了解到,虽然…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28日
  •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一起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小学四年级四班杨子谦的家长“双减”政策的实施让我深有感触。 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学习的启蒙阶段,不是简单的必修阶段,也不是一个狭隘的成长驿站,而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人生起点,是一…

    2023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