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荣生平介绍,杨子荣简介

他是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从上世纪50年代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到60年代的京剧《智取威虎山》,再到2014年的电影《智取威虎山》,他的艺术形象跨越半个多世纪长盛不衰。作者曲波在小说《林海雪原》开篇献词中写道:“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艺术形象背后,杨子荣的真实身份却在他牺牲27年之后才被完整还原。

历经坎坷 辗转谋生

红色胶东英烈故事

杨子荣生平介绍,杨子荣简介

杨子荣故里牟平嵎峡河村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现烟台市牟平区)嵎峡河村。这一时期的胶东地区,军阀混战,兵连祸结,民不聊生。1929年秋天,一家人迁到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寻找生路。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兵荒马乱,土匪横行,世道艰难,祸不单行,杨子荣的父亲劳累过度致病死亡,单靠年幼的他难以养活全家,母亲被迫领着两个妹妹回了山东老家。18岁的杨子荣到码头搬木头、扛大包,到鸭绿江边放木排、当船工,历尽艰险,饱尝了人间的疾苦和辛酸,期间结识了不少患难与共的朋友。

社会底层的生活让杨子荣对东北的三教九流、风俗人情、行帮黑话等了如指掌。他的记忆力很强,讲起东北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有声有色,引人入胜,而且他胆大心细,足智多谋,机敏勇敢,这些正是一名出色的侦察员需要具备的重要条件。

1938年底,杨子荣在鞍山千山采矿区当矿工。矿区危险且受日本监工的打骂,在一次看到日本监工打骂工友时,杨子荣忍无可忍,夺过监工皮鞭,为工友出了气,这使他无法在矿山呆下去。1943年,杨子荣逃离矿山,回到老家牟平。

投身部队 光荣入党

红色胶东英烈故事

杨子荣生平介绍,杨子荣简介

人民解放军挺进东北示意图

1945年9月,杨子荣在家乡报名参加八路军胶东军区海军支队,因岁数大,被安排到炊事班当炊事员。这年10月,部队从龙口港乘船渡海开赴东北,在辽宁庄河登陆后,部队番号改为东北人民自卫军辽南第三纵队二支队,亦称田松支队(副司令员田松),《林海雪原》作者曲波时任二支队二大队政委。

1946年春节前夕,部队到达黑龙江东部,驻扎在牡丹江市西边的海林镇。胶东海军支队在此改编,杨子荣编在牡丹江军区二团三营七连。在多次战斗中,杨子荣冒着炮火把饭送到阵地上,并在送饭的空隙抢救伤员。由于表现突出,1946年1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杨子荣盼望拿起枪与战友们一起战斗。在一次战斗中,一班长负重伤,不能继续参加战斗。一班是连里的尖刀班,没有个好班长可不行,连里选中他当一班班长。杨子荣如鱼得水,在随后剿匪战斗中表现得异常机智勇敢。从1946年2月进驻海林剿匪,他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侦察英雄”“战斗模范”。

深入虎穴 智擒匪首

红色胶东英烈故事

当时《东北日报》报道杨子荣事迹

由于勇敢机智,杨子荣后被调到团部侦察排当班长、排长。1946年3月,在牡丹江林口县杏树村战斗中,国民党土匪四百多人被二团一个营包围,匪徒们依靠村子周围一人多高的围墙炮楼和四米多宽、两米多深的壕沟负隅顽抗,二团部队攻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攻克,杨子荣后来冒着危险,孤身一人进村,劝降了四百多土匪。

这年7月,二支队二团改为牡丹江军区独立二团。经过近一年的剿匪战斗,大股土匪已基本被消灭,但二三十人一伙的小股土匪仍有不少,外号“座山雕”的土匪就是其中之一。“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原籍山东昌潍,两岁时随堂兄到牡丹江,15岁进山当土匪,18岁当上了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历经清末、北洋军阀、伪满三个时期,内部人称“三爷”。按照以往的经验,对这种小股土匪动用大部队是行不通的。杨子荣主动请缨,率领5名侦察员组成一支剿匪小分队,扮成土匪模样,进山搜寻“座山雕”的匪窝,并待机剿灭,同时派出部队跟踪配合。

1947年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杨子荣一行6人接到命令后进山剿匪。在一个叫蛤蟆塘的地方,找到一座工棚,工棚里住着十几个人。杨子荣先是用土匪手势和黑话试探,告诉敌人自己遇了难,走投无路,想请人帮忙牵线,投奔个山头。一个自称姓孟的工头搭了腔,答应领他们去一个地方。这样,由两名土匪领路,去“投奔”座山雕。

“座山雕”一路上设了三道哨卡,当初如果派大部队清剿,不论惊动哪一道哨卡,土匪都能逃得无影无踪。杨子荣他们每过一道哨卡,都由两个土匪上前搭话,然后,把岗哨也一块绑了,一同押上山。过了第三道哨卡不远,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当地人称作“马架房子”的木棚。杨子荣命令各自占据有利位置,枪口对准土匪。棚子里有个白头发、黑脸膛、长着一副鹰钩鼻子、留着一把山羊胡子的瘦小老头就是臭名远扬的“座山雕”。杨子荣命令战士把“座山雕”等土匪一起绑了,没费一枪一弹,端了土匪的老窝。2月19 日,《东北日报》头版用“智擒匪徒”的大字标题,报道了这一消息。

林海英魂 精神永存

红色胶东英烈故事

杨子荣生平介绍,杨子荣简介

剿匪任务中受奖者的合影,后排左四为杨子荣

牡丹江地区大股匪徒悉数被消灭,零星残匪尚待肃清。梨树沟群众反映,附近山区还有土匪。二团接到情报后,由副政委曲波和杨子荣率领侦察排30 多名战士组成的小分队前去侦察搜剿。1947年2月22日下午,小分队由海林镇出发,天黑后到达夹皮沟宿营。拂晓,哨兵在村边发现了可疑的脚印。

杨子荣、孙大德、魏成友走在小分队前面,在没膝深的大雪中行军。次日,天色已经大亮了,发现脚印消失在前边山梁上。孟老三的窝棚里,郑三炮耳朵最灵,他似乎听到什么响声,叫马连德出来察看动静,马连德端着水盆出来倒水。杨子荣走在最前面,一眼看见有土匪出来,连忙向后招手,叫大家就地隐蔽。马连德没发现异常情况,就返回窝棚,杨子荣立即冲上前去,孙大德、魏成友紧随其后。杨子荣冲到窝棚门口,身上靠在大树干上,大喊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 !”

土匪急忙操起了家伙,杨子荣已经听到敌人的枪栓声,立即扣动匣子枪的扳机。因天气太冷,撞针被冻住了,枪没有打响。孙大德一步赶上去,苏式冲锋枪也没有打响。这时,窝棚里孟老三的枪声响了,子弹击中杨子荣胸部。杨子荣一下子倒在门旁,孟老三趁机冲出门外跑掉了(孟老三逃出后改名孟相春,潜伏起来,解放后被处决)。

听到枪声,随后赶到的小分队,在曲波的指挥下,立即向土匪的窝棚猛烈扫射。土匪在房内拼命顽抗,曲波命令战士爬上房顶,向屋内扔手榴弹,将这股顽匪全部消灭。

杨子荣牺牲后,部队在驻地海林镇的朝鲜族小学操场上召开追悼大会。为表彰杨子荣的英雄业绩,东北军区司令部追授他“特级侦察英雄”光荣称号,他生前所在排被命名为“杨子荣侦察排”。

编后语

杨子荣的老战友、时任团政治处宣教干事的江得水回忆:“杨子荣中等身材,浓眉大眼,口舌犀利,爱开玩笑,军人风范稍逊,而农民形象十足。他好抽旱烟,有一个烟荷包和一支烟袋。抽完烟后,将烟袋锅在鞋底上磕掉烟灰,往荷包里一插,再用荷包袋把荷包嘴缠几道,然后往怀里一揣。所以平时,他的皮带扎得不太合乎要求,风纪扣一般也不扣,而且为了揣烟袋方便,胸前的二个纽扣也经常不扣。他不好修饰自己,嘴巴上经常长着胡须。杨子荣待人热情,平易近人,心直口快,烟荷包上绣了朵花……”“杨子荣作风朴实,心地善良,立场鲜明,对战友如兄弟,对敌人如猛虎。”杨子荣就是这样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勇有谋的战斗英雄。他虽然永远长眠在了白山黑水之间,但他的精神却永远与我们同在!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871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15日 13:19
下一篇 2023年2月15日 13:27

相关推荐

  • 夜以继日成语详解,“日以继夜”与“夜以继日”,哪个正确

    是“夜以继日”?还是“日以继夜”?“日以继夜”与“夜以继日”,哪个用法正确?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中国年多出了一份悲壮的意味,尤其是奋战在武汉阻击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牺…

    2023年2月10日
  • 喜宴观后感(一段奇特的三角恋)

    在我的记忆中,李安有部电影让我影响极其深刻,这部电影叫作《喜宴》它是李安导演的 “父亲三部曲”的第二部。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台词:“你正见识到的是中国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

    体裁作文 2023年1月14日
  • 学习礼仪的心得体会(商务礼仪课心得体会)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商务礼仪课,受益匪浅。学习礼仪可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古人有这样的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教养体现细节,…

    体裁作文 2023年3月1日
  • 老残游记读后感(浊世残局,微光明灭)

    记得初中还是高中课本中,就有《老残游记》的选编课文,依稀还记得的就是铁公祠、趵突泉,还有就是那句“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仿佛到了江南水乡。 印象中的老残应该是个江湖郎中吧,住着拐杖…

    2023年2月2日
  • 爱的教育读后感800字(明白爱的真谛)

    这个学期的阅读分享课,我选择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因为书里每一个故事的小主角,跟班里某些孩子性格很相似,我希望他们能在故事中找到共鸣,明白爱的真谛。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

    体裁作文 2022年5月23日
  • 幸福来敲门观后感(惟黑暗之沉重,显光明之盛大)

    今天有幸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看了上映于2006年,由奥斯卡影帝威尔史密斯主演励志高分佳作《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影片中把一个濒临破产中年男人的心酸、无奈、委屈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又…

    2023年1月10日
  • 丑小鸭读后感(永不放弃自己)

      夜里陪孩子读了《丑小鸭》,孩子特别喜欢这个故事,觉得结局很美好,在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白天鹅,这是一个苦尽甘来,雨过天晴,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故事,有一个令人欣慰的…

    2023年1月28日
  • 绝密使命观后感,一曲赤胆忠诚的英雄赞歌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央视一套近期热播的《绝密使命》引发社会强烈反响。该剧围绕一盏伯公灯,讲述三千里中央红色交通线上发生的故事,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我党地下交通线无名英雄们…

    2023年1月16日
  • 木牛流马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木牛流马的猜测

    凡是熟悉《三国演义》或看过相关影视作品的人,都会对“木牛流马”印象深刻。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这种由诸葛亮研制的古代运输工具感到好奇,尽管后来不断有复制、揭秘者,但始终无法解答人们心…

    2023年2月15日
  • 如何劝学生不要自卑也不要自满?

    同学们一定要记得:人生要有勇气,不要自卑,你并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我们都知道当同学们呀呀学语,背着书包走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同一所学校…

    体裁作文 2022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