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读书笔记,《水浒传》概况和内涵

  英雄传奇 从宋元小说话本中的“说公案”、“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或“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以塑造一个或几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主要人物和题材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将目光移向民间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继《水浒传》之后,还有《杨家府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较有名。

  第一节 《水浒传》的概况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作,其门人罗贯中在其“的本”(即真本)的基础上又作了一定的加工。

  《水浒传》的版本相当复杂。今知有7种不同回数的版本,而从文字的详略、描写的细密来分,又有繁本与简本之别。繁本有71回本、100回本、120回本3种。简本则有102回本、110回本、115回本、124回本等;另外,简本中也有120回本和不分卷本。

  明末金圣叹将120回本“腰斩”成70回本,砍去了大聚义后的内容,而以卢俊义一梦作结,名《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由于它保存了原书的精华部分,在文字上也作了修饰,且附有精彩评语,遂成为清300年间最流行的本子。

  现存较早而完整的简本是双峰堂刊《水浒志传评林》,有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6月影印本。

  第二节 《水浒传》的内涵

  谱写了一曲“忠义”的悲歌。最能体现作者这一编写主旨的是宋江这一形象。

  《水浒传》在歌颂宋江等梁山英雄“全仗忠义”的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一批批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不忠不义”。“全忠仗义”的英雄不能“在朝廷”、“在君侧”、“在干城心腹”,而反倒“在水浒”;“替天行道”的好汉改变不了悖谬现实,而最后还是被这个“不忠不义”的社会所吞噬。作者在以“忠义”为武器来批判这个无道的天下时,对传统道德无力扭转这个颠倒的乾坤感到极大的痛苦和悲哀,以至对“忠义“这一批判武器自身也表现出了一种深沉的迷惘。

  小说讴歌“仗义疏财,济危扶困”,不仅仅在一般意义上反映了下层群众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戮力相助”,而且更深刻地反映了由于城市居民、江湖游民等队伍的不断扩大,社会道德规范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忠义”的内涵本身就十分复杂,它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基础,但也融合着包括城市居民和江湖游民在内的广大百姓的愿望和意志。小说歌颂了英雄,歌颂了智慧,歌颂了真诚。 在客观上展示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起义。

  第三节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一 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

  用在民间口语基础上加以提炼、净化了的文学语言,塑造了一大批传奇英雄。这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作小说已经成熟,并对整个白话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 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超伦绝群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形象。

  1创造类型相同的人物,描写冲突相似的情节,以犯中求避,相互映衬,在比照中突现其个性特点。

  2在写某些人物时,能展示其性格在环境制约下的发展和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林冲。

  3这种性格描写的流动性和层次性,体现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从注重特征化到走向个性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 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1作者往往将英雄渲染、放大到超越常态的地步;与此同时,又把他们放置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让他们在市井细民中周旋。

  2在用重彩浓墨描绘高度夸张、惊心动魄的故事时,也注意在细节真实上精雕细刻,逼近生活,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四 结构连环勾锁、百川入海。

  情节结构以单线纵向进行,上半部以人为单元,下半部则以事为顺序,连环勾锁,层层推进。这样的艺术结构,前半部犹如长江的上游百川汇聚,形成主干;下半部则如长江的主流奔腾而下,直泻东海。

  第四节 《水浒传》的影响

  社会影响:1一批进步文人借它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不平,抨击言行不一、人性扭曲的“假道学”的“可恶、可恨、可杀、可剐”。2一批批义军将《水浒》作为造反起义的教科书,从中汲取力量,高举起武装斗争的大旗。

  文学地位:1确立了小说应有的文学地位,逐步改变以诗文为正宗的文坛面貌。2它和《三国》一起,奠定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风格,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和鉴赏习惯。3它贴近生活,注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层次性、流动性,纯熟地使用白话,多方面地推进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的发展。4各种文学艺术样式都把它作为题材的渊薮。

  《杨家府演义》 根据南宋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加工而成,歌颂了英雄报国精神。小说结构松散,文字粗率,情节有些雷同,有些则过于荒诞,整体艺术水平不高。但个别情节写得曲折动人,传奇色彩很浓。许多戏曲和民间说唱艺术都从中撷取素材而加以搬演。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英烈传》 熊大木编,前者主要叙岳飞抗金的事迹,后者主要写朱元璋开国的业绩。

  《水浒传》创造了英雄传奇美,不但对我国的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对整个小说文化和国民精神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并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914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16日 14:24
下一篇 2023年2月16日 14:28

相关推荐

  • 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励人走出黑暗的作家

    古人常说:“读书明理”,意思是读书有没有用,完全看有没有明白其中的道理。 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当你对生活持什么样的态度,生活就会回报给你什么样的状态。用积极乐…

    2023年2月7日
  • 党课学习心得体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近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内容感触颇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从文章的第一句,就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地指出,各个领…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17日
  • 建党伟业的观后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建党伟业》这部电影,它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巨星之多,情节之紧凑,涉及事件之多,在短短90分钟之内,被呈现出来,让人热血沸腾…

    体裁作文 2023年1月12日
  • 年度个人总结(精选范文5篇)

    篇一:年终个人工作总结大全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来xx公司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回首这段时间里,心中不免感慨万千,澎湃如潮,感谢,真的非常感谢办公室同事对我的关怀和照顾,虽然…

    体裁作文 2023年2月25日
  • 实践论读后感(精选范文3篇)

    《实践论》读后感1 在共产党的执政历史上,曾有过一段,因为不切实际而损失巨大的历史。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极大的损失。…

    体裁作文 2023年3月4日
  • 烟雨江南小说罪恶之城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网络小说走到今天 那些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作品不说数不胜数,终究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爱,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 所谓众口难调,所谓文无第一,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2021年12月7日
  • 乌塔读后感(见证你成为榜样的过程)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一个14岁名叫乌塔的小女孩,用了一年的时间准备,暑假独自一人去欧洲旅游的故事。 乌塔虽然只有14岁,但每个周末都去挣钱,为旅游筹集路费,她自己设计…

    2023年2月2日
  • 年终总结报告(精选12篇)

      公司年终工作总结报告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经站在20xx年的新起点上了,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一年的时光就这样匆匆忙忙地一眨眼过去了,回顾这已经成为历史的一年…

    2023年2月17日
  • 写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摆渡人》读后感

       女孩迪伦的生活看起来一团糟,相依为命的母亲和她无法交流,同学们捉弄她,唯一要好的朋友也转学离开了,这时,她想起了她的父亲,那个在母亲口中“抛弃她们”的人成了她一点温暖的盼望,…

    体裁作文 2022年6月1日
  • 童年读后感500字(逆风生长,向阳而生)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有些幸福美满,阳光快乐;可有些却弥漫着悲惨可怜,暴力与无助,高尔基的童年正是如此。《童年》这本书中高尔基以自己为原型,描绘了他阴暗的童年,生动地再现了…

    体裁作文 2022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