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1978年以来,是一段我们以不同年龄直接参与的历史,一个我们以不同角色共同生活在其中的真实世界。对我们199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自幼享受了改革开放红利,基本没有体会过物质的贫困,以为一切都本来如此。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图景,其实是有点模糊的,我们很难想象祖辈或父辈攥着粮票、布票、肉票通宵排队买生活必需品的日子,很难体悟小岗村18个农民偷偷摁下鲜红手印的悲壮,也很难理解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全国引发的震动和讨论……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当我们怀着敬意翻开1978年前后的历史时,才发现,这个春天来得如此不容易。改革开放40年来,有无数个标志性的事件值的我们书写。今天我将通过一人、一物、一事,尝试读懂改革开放及其精神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创新逻辑。
从改革开放精神中感悟“看一看”的求是精神
1979年,在安徽芜湖,一个目不识丁、被称作“傻子”的小商贩给全国的理论家出了一道难题。“傻子”叫年广久,1963年因“投机倒把罪”入狱服刑一年,出狱后,他做起了炒瓜子的生意,“傻子瓜子”生意兴旺,忙不过来的他开始雇人当帮手,直到1979年,他的雇工达到了12人。一些“教条主义者”搬出马克思的《资本论》,指着里面的一句“雇工超过8人,就是资本家”大加讨伐,于是,“安徽出了一个叫年广久的资本家”、“年广久是剥削分子”的言论顿时传遍安徽,直至中央,这成了一道十分敏感的命题流转在全国各地,引发了一场带有浓烈的意识形态特征的大辩论。但是,说卖瓜子的一个傻子是资本家,这得有多滑稽。在鲜活的现实面前,所谓的“理论”经过实践的检验,终于显出它的苍白和尴尬来。
直到1982年,邓小平在在中央政治局的一次讨论会上,提到了年广久的例子,并建议对私营企业采取“看一看”的方针,算是默许也算是斩监候。在政策上,真正放开对雇工数量的限制,还要等到1987年。年广久,这个被小平同志点名三次,被誉为“中国第一商贩”的“傻子”,名留中国改革史,误打误撞冲开了企业改革的第一道口子,整个中国企业的命运也在那一刻和他的命运一样,在后来的几十年中跌宕起伏。
所谓改革,必是与前不同。没有一点“看一看”的耐心和定力,是做不到实事求是的。而实事求是,就是要突破固步自封,解决思想问题、制度问题,冲出条条框框,站在尊重人民意愿、遵守客观发展规律的立场,开创当代中国的新局面。
从改革开放精神中感悟“试一试”的包容精神。
在今天,随便进入一家小门店、小超市,都可以买到可口可乐。然而,这瓶红罐子当初进入中国,经历了很多故事。
可口可乐首次进入中国早在1927年,1948年时上海瓶装厂已经成为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可口可乐瓶装厂。然而,一年以后,随着新中国礼炮的轰鸣,可口可乐和其他舶来品一起,在中国大陆上从此消身匿迹。
直到1978年。这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迎来改革开放元年。在这几天前后,还发生了一些重要事件:12月13日,中美在北京饭店完成建交谈判;在同一层楼的另一间会议室里,可口可乐公司也与中粮进行合作谈判;12月16日,中美建交公报发布;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2月19日,可口可乐宣布进军中国市场,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企。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并没有中央的红头文件,根据当事人的回忆,仅有李先念副总理手写的一张纸条,大意是可以试一试进行此项工作。就是这一张“试一试”的纸条,成为了中粮引进可口可乐的尚方宝剑。
即便重返中国,依然历经波折,一开始只能对外国人销售,继而有人质疑喝可口可乐是“卖国主义”……幸而人们已经不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按照市场需求、人民意愿发展经济已是大势所趋。
今天,中国食品工业产值40年间增长230多倍,从白酒、汽水、糕点等有限的几个品类到极大丰富、多种多样的产品门类,中国食品工业诞生了众多知名品牌和多家百亿级企业巨头,成功践行了制造强国、品牌兴国的发展道路。而这所有故事的开头,都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试一试”。
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40年来,我们敞开胸襟、拥抱世界,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这种开放包容精神又激励着我们诚意纳新、深度参与全球化,在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从改革开放精神中感悟“闯一闯”的攻坚精神
大家看上面的增长曲线不难发现,从2001年底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开始加速。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对世界影响极为深远的大事:中国成功加入WTO。
要知道,远在1978年的时候,小平同志去美国考察,中央政府找遍了银行凑美金,只能凑出来3.8万美元,2001年到现在,二十年间,中国从一穷二白变成了美元储备的世界头号大国。
毫无疑问,中国入世谈判是多边贸易体制史上最艰难的一次较量,在世界谈判史上也极为罕见。
自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向WTO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递交复关申请起,国内外无数次预测这场谈判的时间表。但谁也不曾料到,由于谈判逐步被“政治化”及其本身的艰巨性、复杂性、特殊性和敏感性,这一谈就是15年。中国代表团换了4任团长,美国换了5位首席谈判代表,欧盟换了4位。从1987年就担任中国工作组主席的瑞士人吉拉德说,当初履新伊始,有人戏称他这个主席也许得干10年。吉拉德不以为然地大笑,岂知到头来竟干了14年半!这期间起伏跌宕,山重水复。而最难打的硬仗,莫过于中美谈判,媒体经常说是世纪谈判,整整进行了25轮。
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并批准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随即递交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的通知书。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一个月后,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重大举措。这个过程的艰难,已不单单是攻坚克难可以概括的。一个自强奋进的东方民族,一个日益强盛的伟大国家,以特有的胆识和远见,包容和襟胸勇敢地“闯一闯”,作出了影响深远的战略抉择,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浩荡洪流。
诗人食指的《热爱生命》我们都读过:“我流浪儿般地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这40年的中国历史,在经济上的成就如此充满魅力,取得的社会进步历代无双,进程中又充满艰难与困惑。毫无疑问这是一段空前绝后的历史。没有涓涓细流,何来历史长河之奔涌?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段历史的记录者,记录盛与衰,权衡利与弊,评议长与短,分析得与失。我们不是历史研究者,但确是亲历者,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希望做坚定的守望者,透过被风雨剥蚀的历史,把那些实实在在的知觉与感悟聚集在一起,继续探寻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变革力量,学习并继承变革者的智慧和勇气。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9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