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书,爱它的博大;我爱书,爱它的绵延;我爱书,爱它的悠远。
说起和读书的“姻缘”,我是从小就被它的“光环”所吸引,尽管那时我只会对书中故事的跌宕起伏感兴趣。我第一次认识书应该是在两岁左右,这是后来妈妈说的。起先是接触到的是“布书”,主要因为它方便我啃咬,哈哈,我却被书里的彩色的图画深深迷住了。
从此,我就踏上了读书的旅程,后来上了幼儿园之后,我便接触到更多各种各样的绘本,每次妈妈带着我去去书店,我都在绘本专栏那翻阅,恣意的阅读每每忘记了时间,每一次都是妈妈提醒我几次我才意识到。
阅读这些绘本使我进入到到一个个神奇的童话世界,七彩斑斓、美不胜收。从那以后我就觉得妈妈给我买好吃的带给我的快乐,远没有读书带给我的满足和快乐更多。
妈妈为了开拓我的思路,就让我看了好多关于思维训练益智题的书,每一道题我都认真思考作答,常常会一晚上把一本书从头到尾做完才罢休,呵呵,也不知道这对我今后的发散思维有没有帮助。
上了小学以后,这些书已经满足不了我阅读的需求了,我需要更海量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也许是我从小就接触书籍多的缘故,刚上小学的时候我竟然没有阅读障碍,我爸爸妈妈都惊诧于我几乎从来不问他们这个字应该怎么读这样的问题。
我反而从小更喜欢问各种天文历史生物问题,因为父母顾及到我刚上小学年龄小,就给我买的一些科学、历史漫画等等,这是完全不同于幼儿园时期的风景,这里更加精彩纷呈,有以前我从没见到过得知识,这里有世界、有宇宙,还有几千年前的人物和故事,太惊讶了,太赞叹了!
为此,我常常“挑灯夜读”到很晚,庆幸的是我没有近视,阿弥佗佛。到了三年级,这些短小的历史故事和图画说明性的文字又一次满足不了我的蹭蹭上涨的求知欲了,再去书店时我就换到了天文读物那里待着。
就这样,不知不觉间,我读完了大部头的《太阳系三部曲》,当然了里面高深的公式我还看不懂,但描摹的魅力星空却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从那一刻起,我长大后的理想也从原来的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转变为当一个探索宇宙奥秘的天文学家。
好多个夜晚,我梦见自己穿上宇航服在太空里遨游,驾驶我发明的空间穿梭机在各个时空探索宇宙,为人类为地球更美好的未来探索着,有时这样的梦笑着笑着就被起床的闹铃吵醒了。
三年级期末考试的时候,我被一道语文常识题“朱自清除了《背影》之外,还有什么作品”给难倒了,一个红色的叉号摆在我的眼前,我惊恐的意识到仅仅是读科普读物是不行的,我迫切需要更多的文学常识和名著来补充我那“干瘪”的理想。
于是我开始试着读各种名家著作。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读的第一本名人传记《张居正》,说实话,当夸下海口给父母说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里面全是深奥的文字,没有插图,我会不会坚持下来?
我暗暗给自己打气,怕什么不就是一本书吗,从那以后我每天放学后写完作业的第一件事就是读这本书,我大约是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把这本书拿下的。
后来我自己都感到很惊讶,中间的阅读过程实在是五味杂陈,每次遇到阅读困难,比如里面的人物关系和时代背景等等,我都会一点一点的反复查资料和百度。
后来我觉得我一下子由一个小小孩瞬间进入历史的长河,我甚至能感觉的张居正的意气风发和无可奈何,我也可以随着张居正一起针砭时弊,我会为了那个时代的张居正最终的命运而扼腕叹息,为那个时代的昏庸而义愤填膺。这下好了,我的理想情怀由原来的小小天文学家转变为具有家国情怀、锐意进取的改革家了。
从此,我就开始如饥似渴的读各种人物传记,我想了解那个人物和那段历史给予他们希望和无奈,我想不仅仅只从历史课本里找答案,我更想从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的角度去了解历史。
也可以说从现在开始,我才真正的明白读书的意义,我的阅读变得更加有意义。不光中国的名著我爱读,国外的名著同样也是我的挚爱,就拿《简爱》来说,我读完后是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也想做简爱那样独立,为了追求自由奋不顾身的人,不会因为一时的贫穷和卑微而放弃了灵魂的翅膀。
我从书中汲取正能量,拼命地武装自己,我要做一个强大的人有思想的新时代学生,读的书越多,我感觉我身上的担子也越重,同时,我觉得我比以前更强大了,这种强大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内心里的!
在别的同学看来,作为五年级的我还是那么矮小,但我知道自己内心的强大,一般的苦难和失意很难摧毁我的意志。也许别人只看到我不苟言笑、孤傲的一面,却不知道我有多么的热爱生活和自信强大,就像大家只看到蝴蝶美丽的时刻,却不知道它破茧时,却要承受万般的痛苦和危险。
即便以后的学习和人生之路会有这样那样的艰难困苦,但是我无所畏惧,每当我看到摆满书的书柜,心头就会充满希望和力量,它见证着那些我与书朝夕相处的时光,见证着我的童年、少年,我的成长。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xiaoxuezuowen/1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