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已暮,杏落枫残,菊染霜华,水静风凛,一年岁晚,心盼安暖。立冬已至,愿君入冬平安!
今日分享10首关于立冬的古诗词,希望大家喜欢。

01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释义】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

02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释义】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仍然有春天的盛貌。小草上落着轻轻的一层薄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像被风干了的沙粒一般。老柘树叶子是黄色的,犹如一棵娇嫩的小树。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作为太守的我被公务缠身,没有进入酒家的理由。

03
《咏廿四气诗 立冬十月节》
唐·元稹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释义】霜降时节寒风瑟瑟吹向人们,薄冰之上,清澈的水漫过。月亮的瘦影出现了,大雁带着残留的几行身影排成行往南赶。庄收集储藏完毕,皮裘加工制作后非常耐看。野鸡们纷纷钻进水林中不见了,仿佛一下子都化为了“大蛤”。

04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释义】房间小得刚能伸展膝盖,屋墙低矮,刚好过肩,需要低头。(身居陋室)刚过了添衣的九月,又迎来了穿皮裘棉衣的十月。(寒冬将至)熏炉里只有寸许炭灰,买棉衣都只能用铢称量。(缺炭少衣)一生以颜回为榜样,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都欣然接受。

05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释义】人不停地追逐梦想,不知不觉年华已经老去。寒冷的江天,随着初冬的雨,而寒意倍增。峨眉山头,远远望去,生起了一个个樵火;山下水上,只见一只只渔船上,星星点点,点起了渔火。逐渐地抹去了沙痕。波浪如影,上下浮动,激起了千叠浪花;沙滩上的水痕,淹没在后浪推前浪的浪花中。想要去一睹四川峨眉山的风采,还是要耐心等到明天早晨,兴趣盎然之际才好。

06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释义】昨天夜里下了清霜,躲在被衾中都感到寒冷;早晨起来,门前台阶落满了红叶。花园里的草木在寒冷的西北风中逐渐凋零;只有那金菊凌霜绽放,不负秋光。

07
《立冬即事二首》
元·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释义】立冬时节,细雨生寒,尚未有霜;庭前落叶,半青半黄,风中翻飞。此时距离小春,已无太多日子;何处早放的梅花,幽幽传来一绽香。

08
《立冬》
明·王穉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释义】等到秋风吹尽,旧庭树木,也就该到冬天了。树叶黄了,枫叶红了,我还客居他乡。夜里一盏青灯,窗外半轮秋月伴我左右。立冬来了,今宵寒冷,更甚昨宵了。

09
《立冬》
宋·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释义】今天立冬,池塘的水比原来浅了,满塘残荷。西风渐弱,寒冷的北风呼啸而来。坚强的黄杨树立在风中,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白桦树在寒风的梳理下只剩下一半的叶子。大门尽是寒冷的白霜,寒气逼人,让人清醒,窗户透进来的残光正合适读书。打算在三九寒天时,在自家院子里生上一个小火炉,玩雪赏梅,吟诗作画,那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10
《天净沙·冬》
元·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
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释义】黄昏时分,城门上哀婉的号角声久久不歇。夜幕降临,新月升起照亮半个庭院,山上白雪覆盖,山前水流缓缓。水边有着竹篱茅舍的孤村,升起几缕轻烟,在衰草暮霭中弥漫着,扩散着。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zuowensucai/80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