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的诗10首(原文及解析)

1. 《石灰吟》

原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是于谦的代表作之一,以石灰为喻,表达了诗人忠贞不屈、清白无辜的精神。诗中“千锤万凿出深山”描绘了石灰的艰辛形成过程,象征诗人历经考验;“烈火焚烧若等闲”则表现了石灰面对烈火的从容不迫,暗喻诗人面对困难的无畏;“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精神。

2. 《观书》

原文: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这首诗赞美了读书的好处和乐趣。诗人将书卷比作故人,表达了对读书的深厚感情。诗中“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描绘了诗人读书时的专注与忘我,以及读书带来的心灵净化;“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则用自然景象比喻读书带来的思维活跃与与时俱进;“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则反讽那些不重视读书的权贵之辈,凸显了诗人对读书价值的坚定信念。

于谦的诗10首(原文及解析)

3. 《除夜太原寒甚》

原文: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这首诗是于谦在客居太原的除夕夜所作,表达了对春天和友人的思念与期待。诗中“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表达了诗人不畏寒冷、不为艰难而忧愁的乐观态度;“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希望,象征着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

4. 《咏煤炭》

原文: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首诗是于谦以煤炭自喻,托物言志的作品。诗中“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描绘了煤炭的形成与内在价值;“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则表现了煤炭的火力与光明,象征着国家兴旺与大地复苏;“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则暗喻诗人的职责与品格,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奉献;“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甘愿为百姓幸福而牺牲自我的崇高精神。

于谦的诗10首(原文及解析)

5. 《立春日感怀》

原文: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这首诗反映了于谦在边疆抵御外敌的艰苦生活,以及对祖国和亲人的深厚感情。诗中“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诗人的年迈;“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对岁月的无奈;“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亲人的思念;“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激愤,以及借酒消愁的无奈。

6. 《荒村》

原文(部分):

荒村寂寂无人行,落日西斜鸟自鸣。

远望孤云生远岫,近闻群犬吠深更。

这首诗描绘了荒村的寂静与荒凉,通过“无人行”、“鸟自鸣”、“孤云生远岫”、“群犬吠深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关注与思考。

7. 《眼前花》

原文(部分):

眼前花发满枝头,春色撩人意未休。

若使此花长好在,不须惆怅怨东流。

这首诗以眼前之花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诗中“眼前花发满枝头,春色撩人意未休”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若使此花长好在,不须惆怅怨东流”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与无奈。

于谦的诗10首(原文及解析)

8. 《圆明偈》

原文(部分):

圆明自照性无碍,万象丛中得自由。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这首诗以“圆明”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清净与自由的追求。诗中“圆明自照性无碍,万象丛中得自由”描绘了内心清净无碍、自在逍遥的境界;“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

9. 《悯农》

原文(部分):

春种一粒谷,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公。诗中“春种一粒谷,秋收万颗子”描绘了农民辛勤耕耘的成果;“四海无闲田,农夫皆饿死”则揭示了农民丰收却难以果腹的残酷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关注。

于谦的诗10首(原文及解析)

10. 《入京》

原文: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这首诗是于谦入京时所作,表达了对官场腐败的揭露与讽刺。诗中“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揭示了官员们滥用职权、搜刮民脂民膏的罪行;“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则表现了诗人清廉自守、不畏权贵的品质与气节。

结语,于谦的诗词作品以其清新自然、质朴明快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他的诗词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经历,更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思考。通过欣赏这些诗词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于谦这位民族英雄的独特魅力与高尚品格。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zuowensucai/81767.html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