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小知识:即和既的区别及用法,一个窍门,组词再也不会错

不管是在阅读,还是课后作业,辨析题里难免会碰到这对看似很像,却又截然不同的家伙。是“既然”还是“即然”,是“即刻”还是“既刻”。晕了!晕了!

怎么区分“即”和“既”,一个窍门,组词再也不会错

今天有时间,关于“即”和“既”就来做个小辨析,从头说起,掌握差别,再也不会搞不清楚。


怎么区分“即”和“既”,一个窍门,组词再也不会错

“即”甲骨文

“即”读音二声【 jí】,左边部分本义是吃饭的容器,可以看成现在的饭碗;右边部分想象,可以看作张开嘴巴跪着吃饭的人。两部分合起来,就是一个小胖娃张开嘴巴搂着碗吃饭。吃饭自然就要离着碗很近,面对面。所以“即”引申的意思是:接近、靠近。比如: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


怎么区分“即”和“既”,一个窍门,组词再也不会错

“既”甲骨文

“既”读音四声【jì】,左边还是一个饭碗,而右边小胖娃已经吃饱了,打着嗝摸着肚子撒腿要跑。为什么?跑得慢就要洗碗啦!所以“既”引申的意思是:已经,过去。比如:既往不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来之则安之。


只因一碗饭,两个字的意思居然差了这么远。下次遇到这两位,想想一碗饭的故事,辨析组词再也不是问题!

即:即使、即便、即刻、若即若离、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既:既然、既而、既定、既往不咎。

原创文章,作者:妙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zuowenzhidao/917.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2日 12:45
下一篇 2021年12月2日 13:16

相关推荐

  • 运用“写物万能公式”,轻松写成一篇写物的文章

    在和学生交流写物作文的时候,都能看到一部分同学谈得眉飞色舞,写起来却无从下笔,让人感觉生无可恋。其实写写物作文也并不是难事,方法用对了,什么作文都能轻松应对。即使不能得高分,至少也…

    作文指导 2022年2月13日
  • 怎样写教学随笔(学习反思是写随笔的关键)

    教学随笔是一种旨在还原教师教育科研的本来面目,倡导教师立足实践,及时整理和记录自身教学感悟的教育研究方式。其业已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从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来看,写好教学随笔是促…

    2023年2月23日
  • 会议主持词开场白和结束语万能模板(会议主持词万能串词)

    1 放低姿态 主持词是绿叶,不是红花,在地位上处于附属地位,在作用上起到陪衬作用。 常见的会议一般由非主要领导负责主持,主要领导负责讲话。但也有一些会议如领导小组会议、联席会议等常…

    2022年11月9日
  • 写作文这样做比喻,让作文更加生动

    怎样写出一个精彩的句子,让孩子的文章更有看头? 孩子们一定会纷纷举手说,“我知道,我知道,加形容词,打比方”。 没错,加形容词,用比喻的方式都可以让我们的句子内容更丰富更形象。 比…

    2021年12月2日
  • 笑声作文600字初中习作《那童稚的笑》

    那童稚的笑, 让我从中明白许多道理 。 记得那是临近春节的时期,街上人很少,尽管万里无云,但太阳还是无法照出人们的热情。 家里没有人给我做早餐,我极不情愿的出去觅食,我在一家馄饨店…

    2023年4月28日
  • 用五感法写作文,作文得高分你也可以

    同学们,我们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全身心的感受生活,发动我们的五官体验生活的真谛——生活是一支永远唱不完的歌,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生活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悲欢离合,百态尽有。多彩多…

    2021年12月8日
  • 写作文不会抒情?作文老师告诉你作文打动人心的技巧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都能引发人的感想,并借此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感,顾名思义就是用文章的形式把自己的内心、 思想、精神、情感等,实地再现在读者眼前…

    作文指导 2022年1月29日
  • 年终总结怎么写,注意哪些误区

    1 我写给谁看? 撰写年终总结之前,首先要弄清楚“面向谁”,往往决定了工作总结报告的详细程度。 直属领导,应侧重于整理你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想出的解决方案实施后带来的效果成绩,…

    作文指导 2023年2月28日
  • 小学生起步作文怎么写?结构完美,文从字顺

    我们都知道,一二年级同学是练习写话,写话就是写一段话,在这一段话里,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写一二百字就行。但是从三年级开始,就要写作文了。所谓作文,就是有头、有尾、有腹。…

    2021年11月24日 作文指导
  • 入党个人自传范文和格式

    自传 要求:(一)必须本人书写 (二)必须本人签名(落款),注明撰写时间 (三)基本书写格式和内容 入党自传材料是要求入党的同志为了让党组织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家…

    2023年3月2日